[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教的和学的都要到位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2

教的和学的都要到位

  佛教的每部经论,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某种见地。而每种见地的获得,又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作为法师,必须将这些问题逐一吃透,进而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把修学原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完整地接受法义。接受之后,才谈得上运用。否则,佛法再好,也是在经典中,在殿堂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但确实有些老师,甚至连书本上的道理还不曾理顺。如果连这点都没做到,能给学生什么?只能是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就像没煮熟的菜一样。学生吃了,自然会消化不良,甚至因此厌食也未可知。学了中观,学了唯识,但只知道些名相,对于其中的修行原理,不甚了了;对于法义和人生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在佛学院中可谓比比皆是。

  除了我们自己修学不力之外,很多时候,和老师没把道理讲透也有关系。事实上,不管多深的道理,如果理解透彻,一样可以讲得简单,讲得直接,讲得明了。很多道理之所以难懂,主要在于表现方式复杂,而不是法义本身有多难懂。当然,这也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不论是印度的论典,还是中国古德的注解,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方式。我们今天接受起来,自然会有一些隔阂。所以,佛法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所谓现代化,就是把佛法用此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诠释,用此地最容易扎根的方式来继承。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很多时候可能是鸡同鸭说,台上的那个说得天花乱坠,台下的那些却听得昏昏欲睡,彼此根本无法接轨。

  我们还要检讨的是,学了这么多佛法,究竟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作用了没有?对生命存在的迷惑和烦恼能否解决?如果做不到的话,佛法对你有什么用?有不少学佛者,包括佛学院的学生,学归学,但所有问题依然故我,迷惑还是迷惑,烦恼还是烦恼。所学的这些,似乎只是为了得个文凭,为了写写文章,为了满足某种精神需求,甚至只是为了多一些玄谈素材,这和学佛是完全不相应的。因为我们只是在现有的心灵系统中增加了一点佛法知识,生命本质并未因此有任何改变。如果自己在学佛过程中没有受用,却要给别人讲这些道理,可能产生共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你只是在转述一些概念,而不是亲身体证的经验,不是心田中流露出来的。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下一篇: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菩提心的修行
 《道次第》修学的目标和重点
 为正念而生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空,不是空空如也的空
 成唯识论概观
 佛教的头陀苦行法
 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观自在,由观而自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缘起[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众生二障在缠碍道[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学佛的人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栏目:净慧禅语]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F 723经与724经讲述年少比丘奉事长老比丘,若听闻甚深妙法,则能成身..[栏目:界定法师]
 说律宗(华方田)[栏目:律宗简介]
 12 定的种类[栏目: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陆柒 慧眼明朗,心光透彻[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请问孩子到底是缘还是债?[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遇到问题,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自己身上能有什么问题啊?[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