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6

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佛法之所以能在世间流传,是因为有佛出现于世。虽然佛陀亲证的真理并非自创,而是本然如是。但若没有佛陀说法,我们也就无从了解佛法,更不能依法得解脱。就像每个人都具备与佛无别的智慧德相,却因不识本来面目,佛性虽有若无,只能流转生死。正因为佛陀出世说法,我们才有机缘认识生命真相,找到究竟解脱之道。在这个世间,还有很多邪教流行,给世界制造了种种不安定因素。即使有心向道的学佛者,因为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也会正邪不辨,乃至走上歧途。

  学习简单的世间技术,也要拜师学艺,何况学佛是断烦恼、开智慧的头等大事。唯有如法依止善知识,法身慧命才能有可靠的依托。所以说,请佛住世这一大愿,不论是对我们个人修行,还是对这个世界的众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具备佛一样的品质。佛性,即觉悟之义。众生和佛的区别何在?《六祖坛经》曰:“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佛和众生的差别,只在于迷悟之间。若能当下念念不迷,也同样是在请佛住世。反之,若迷失于五欲六尘和贪、嗔、痴中,便是诸佛入灭。所以,请佛住世也可从我们个人修行中得到体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弘扬佛法来启发人们的本觉智慧。每个众生都具有佛菩萨一般的品质,只因不了解自身本具的佛性,背觉合尘,心逐尘境,故应以佛法智慧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宝藏,点亮心灯,返照自性。若我们以这样的发心和认知来弘扬佛法,同样属于请佛住世的方式。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教的和学的都要到位
下一篇:为谁持戒为谁修
 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经典、草鞋和舟楫
 懂不懂
 什么让妄想显现为世界
 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周末论坛的开示
 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药师法门与现实人生
 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
 原始僧团管理体制不同于世间教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执着」,是对生命的实相,有颠倒的认知。[栏目:慧光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九)~C 三、郁伽长者经(上)[栏目:界定法师]
 第五十八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修心八颂》要义——2006年于上海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慈航路途 上篇 宁玛派传承的简介 旧译内密三瑜伽[栏目:慈航路途]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A 《杂阿含经》第三十四卷与三十五卷多谈及外道,这种风格与《中阿含》与《..[栏目:界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三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