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关于怨气的问题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9

关于怨气的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怨气不一定要有理由

  「怨气」与一般人所说的「欠债」不一样,例如佛书中悟达国师所得的「人面疮」之事就是「欠债问题」。当年悟达国师有亏欠这位鬼界大德,这就是佛教中所谓「因果」的问题,佛教有一名言:「所作业不亡,虽经百千劫,机缘成熟时,果报还自受。」

  所谓「因果」的问题,那是属法界中的公平正义之范围,在有相的世界中它是存在的,这是众生做错事之后必须受的果报,在法界是有裁判者,就如同人间有法官之类。但怨气与此不同,它不是欠债的问题,可能只是做事「不圆满」所引起,也许是有些过失,但很多是无心之过。例如你听我弘法,但你自己听错,未来你可能也会对我讨怨气!释尊成佛之后就遇到「吃马麦」之事,这就是讨怨气。

  二、怨气会干扰修行

  一般人常说某人对你有「恶缘」,有些人与你过去从未见过面,但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对此人很反感,这也许就是过去生相处不好所引起。在工作的同事之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两个对你特别不好的人,这些人经常会找你麻烦、会反对你、甚至说你的坏话,这种情况有时可能是对人间法的意见不同所引起,但有时也是过去生有恶缘之故,这些恶缘大多是过去生相处时对你有怨气之故,这些恶缘若发生在自己的家人或道场中的同修之中,则会造成你修行上的干扰,若这些恶缘是发生在一些鬼神甚至小菩萨身上,则对你的修行也会造成影响。

  三、怨气大多发生在熟人之间的一些经常行为

  怨气的发生,以笔者所知,大多发生在朋友、亲戚、师生或道场的同修之间,甚至父子、母女、兄弟、姊妹都不例外,且大多是一些经常的行为或言语所引起,比较常见者如下: 

  (1)常当面骂人。 

  (2)常背后骂人或说人闲话。 

  (3)常看不起人。 

  (4)常不帮助他人。 

  (5)常借钱不还。 

  (6)常打扰他人。 

  (7)常接近朋友的太太(或先生)。 

  (8)常讲些轻薄不净的话。 

  (9)常谩骂或打扰其他道场的修行人。 

  (10)常收受供养而未回报。 

  (11)常向师父告状。 

  (12)常假借鬼神吓人(则会显现恐怖心)。 

  (13)常讲一些伤人的话,例如:

  此外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以上这些言语或行为,如果经常针对某一个人,则久之就会形成怨气,有时也许认为彼此是好朋友,开玩笑无所谓,但若是说话的人之语气、态度或说话的场所不对,都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尤其若是朋友或亲人,常不便反弹而把伤害压入心底,久之就形成怨气,今生也许无缘发作,未来(也许来生之后)就成为怨气的原因。

  不熟之人怨气反而较少发生。我之所以说怨气与〝欠债〞不同,主要是当事人并没有真正的过失,而只是在行事作为有不圆满之处,例如接受别人的供养,但忽略了要替对方做些事,这就是不圆满之义。又例如,也许为使其改过某些行为,但用词不当,也是不圆满之义。

  四、结语

  由形成怨气的的原因与过程可知,对熟识的亲朋好友,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与作为,不要以为熟人就可以随便。随时注意庄严自己的身相与庄重自己的言行,这才是免除怨气的主要法门。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像开光的意义与原理
下一篇:护持道场
 关于法会
 什么是「无所住生心」?
 观世间如幻
 道场中的情爱问题
 佛法中的众生世界与佛世界
 随缘渡生与渡日
 十年菩萨道的省思
 以平常心看西藏密宗
 以佛法看人的肉身结构认知现象及复制生物的问题
 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识人生之五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心静则净 览照万物[栏目:慧语禅心]
 四无量心的修持(悲玛丘准尼师)[栏目:四无量心]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七二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二) 太子幼年及少年时代[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生活禅的本质是什么?[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相应22经 久住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慈悲愿[栏目:修行笔记]
 第六意识是属于心法的范畴,那植物人怎么解释呢?[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祖师禅的精髓:生活禅(吴言生)[栏目:禅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