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唯正己可以化人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1
  唯正己可以化人
  这个『正己』为什么『可以化人』?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本善的心,只要我们行得正,有真正的德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善缘去启发别人的善心。所以孔子讲「君子之德风」,真的有君子之风,这个风是指风范、德行,「小人之德草」,这个小人是指一般老百姓,他接触了君子,看到了他的风范、德行,就好像风吹过去,草很自然就弯下来,就受教了,「草上之风必偃」。确实在历史当中,很多留名青史的圣贤,他们在世的时候,人民都以他们为榜样,甚至于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父母一样看待,这些忠臣去世的时候,老百姓就跟丧了自己的父母一样的悲痛。所以这些圣贤他们是真正名符其实的父母官,以父母的心爱护子民,他的心是大公无私、是正己。所以「正己」是真正成就德行。假如我们自己没有正,就想可以教化他人,那就很难达到效果。所以这句话「正己可以化人」,这个也提醒我们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教化感化不了人,那就是自己的德行还不够。所以很多道理我们可以从另外反面来体会。
  现在社会当中,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老师觉得孩子很难教,当领导的觉得员工不好带,那都是没有化人。这个时候为人领导、为人父母、为人老师,所谓君亲师三个角色,能不能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正己了没?有没有成就德行?所以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自己真正做得正、做得好,孩子们或者下属,他在生活点滴当中潜移默化受到好的影响,你不命令他,他自己就效法了。为什么?他有本善。而孔子又讲,「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还一味的要求他们、指责他们、命令他们,他心里不服,你自己都不做好,还叫我们做。那就虽然有命令,虽然有很多的规定,但是他们心里也不服,也很难真正照着去做。所以正己可以化人,确实也是知所先后的道理,要先正己,然后能化人。这个「化」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的。俗话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它的果实很甜美,自自然然人们就走出一条路来,来采这个桃李。相同的,人真有德行,「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自然能感召别人向他学习。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故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下一篇:凡忠于天。忠于国。忠于主。忠于友。皆忠也。
 提升对事理的判断能力
 要从流弊问题来考虑善
 信是守信与信义
 穿著代表文化的涵养
 辨善看流弊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礼仪的本质是恭敬
 把握时间学习圣贤教诲
 修养功夫
 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七集[栏目:慈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二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相应14经 阿卢那哇低经[栏目:相应部 6.梵天相应]
 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一[栏目:智海法师]
 生活与道德(下)[栏目:星云法师]
 法界光明金刚藏(宁玛巴噶陀派修法仪轨)[栏目:加行仪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