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业?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55

问: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么我们带着能所,夹着意识心,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业?

慧律法师答:他带的是净业,就是行善的业。往生极乐世界不必到破除到能所,如果破除到能所,回归当下,十方法界都是他的家。

我们讲经是讲到佛的究竟义:法界就是他的家、我家就是你家、你家就是法界的家、法界就是我家…佛住哪里?佛本来就没有生灭的东西,法界性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没有来去、生灭、增减。虚空、万法都是佛陀的家。

那我们现在退而求其次,还没有摆脱能所,回归当下的时候,你今天就按照佛讲的——行十善业。虽然没有断见思惑,可是你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在临命终的时候,老公放得下,儿女也放得下,还有你的财产也放得下,这个在临命终就有把握了。所以还不必到说要回归当下。

我们现在讲的是大悟、究竟、佛的境界,讲经说法一定要讲到最终点——极,极,极觉悟,极地的觉悟,没有任何的能所。为什么?讲经是要让所有的根器,由渐到顿到最后的成佛。你讲经说法不能说太过保留,太过保留只讲六十分,六十分的话大家都不及格。要讲一百分!掉下来他还有八十分,对不对?

所以,一般人错误的知见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很简单啦,造了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念十念,阿弥陀佛还会来接引你。你的标准只放在六十分,最低、最低的,那就别期望往生。所以,讲经说法一定要推到最高点,一百分!那一百分就不得了,你再怎么样掉下来都有九十分、八十分,所以,你懂师父的用意吧?

所以,你讲的带什么业往生?是带净业往生,带清净的业往生。

那么,为什么说,造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念十念的时候,阿弥陀佛还是会来接引你呢?那个是展现佛的大悲,不舍一个众生,表示佛教的无量无边的大悲心。但是,你不可以把佛的最后那一念大悲心,化作具体的修行——我什么都造,我什么都不管因果了,临命终就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个是不可以的。不能把佛的大悲心,变成众生的具体的行动——我杀、盗、淫、妄无所不干,然后临命终也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那就误会佛意了。

佛的意思就是说:这辈子没有听到佛法的人,他干杀、盗、淫、妄、酒,五逆十恶,乃至杀父母亲,只要有因缘听到佛法,有忏悔心,回光返照,那临命终十念还可以往生。是在展现释迦牟尼佛、诸佛、阿弥陀佛的究竟慈悲,在法界不舍一个众生,是这个意思。不能把佛的权巧方便、佛的大悲心拿来变成具体的行动,那你不了解经典的道理。知道吧?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下一篇: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智慧的语言 ( 六 )
 傲慢招苦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三
 六祖坛经(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庄严净土分第十
 慧律禅师讲禅节录
 宇宙万有本体论(14)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二
 大乘起信论讲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常见辞汇 (七画~九画)[栏目:基础佛理]
 弥陀圣号妙用无穷(陈柏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70经 不欢喜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如是修炼才会成功[栏目:万行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七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妙华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二课合解 第四讲[栏目:亲佛法师]
 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栏目:温金柯博士]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一)[栏目:杂阿含经]
 滥收徒众[栏目:觉世论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