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五、竹篦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7

  五、竹篦

  竹箆是中国早期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时的手持之物,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工具,又作竹箆子。其长约四十五至五十公分,乃剖竹作无弦之弓形,手握处再卷藤涂漆。一般引申为开掌打人。又于禅林中,师家或禅徒以针锋相对,往来挨拶,参究禅机之际,师家或首座持竹箆以参禅问答,称为竹箆商量。

  竹箆是禅师教导学人最方便的教具,又是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侣时的警策。在《天圣广灯录》卷十五汝州叶县广教院赐紫归省禅师中说:“(归省禅师)后游南方,参见汝州省念禅师。师见来,竖起竹箆子云:‘不得唤作竹箆子,唤作竹箆子即触,不唤作竹箆子即背,唤作什么?’”师近前掣得掷向阶下云:‘在什么处?’念云:‘瞎。’师言下大悟。

  后来,这个公案,在宋代亦为大慧宗杲所常用,后世称之为“竹箆子话”。

  在《大慧杲禅师年谱》记载:“师三十七岁,圆悟著《临济正宗记》以付之,分座训徒。师乃炷香为誓曰:‘宁以此身代众生受地狱苦,终不以佛法当人情。’乃握竹箆为应机之器,于是声誉蔼著。”

  用竹箆者,其功便于逼拶,而其妙在乎敲击,禅众坐时,则执之以巡者,行时即握之为利器。”其中也说明做为锻炼学人用具的考量,太轻无作用,铜铁器、玉器等则恐伤到学人,竹箆子便捷,用来顺手,又不会打伤学人,是很合适的法具。

  竹箆子是剖竹作成,呈“ㄟ”字形,形状就如同无弦之弓。手握之处卷籘、上漆,并结绢纽,附流苏,长度不一。现代首座论法时仍有沿用此具。可见竹篦是禅师由锻炼禅众的经验当中,认为最适合使用的教具。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六、签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四、香板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二、放生法会..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一、钟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三、幡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一节 十方与子孙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十、榜状牌示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九、肃众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九、佛教葬礼..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三节 供养具 四、烛台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五、三皈五戒法..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二、四大班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西藏面具艺术[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有些修行者对怨敌生起嗔恨心并且发愿舍弃他、不救度他成佛...请问这种做法有何过失?[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听说肉身舍利的头发、指甲过一段时间还要修剪,有这事儿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人生梦(仁睿)[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答周颂尧问(五则)[栏目:太虚法师]
 序「佛学入门简要」[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坚定的走下去[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七、皈依的利益 一、入佛子数[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极乐、涅槃是死了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黄铜号角)[栏目:佛教的法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