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二、请消假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32

  二、请消假

  佛教有完整的请消假制度,佛寺中的僧人,上至方丈和尚,下到一般清众,凡有事外出或因生病等不能参加寺院的日常佛事活动,应向寺院请假,假期结束,还要消假。

  佛门中的请假、告假、消假,除了要先在殿堂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或消假外,应向住持和尚及知客禀告。如果僧众要请假外出,需得到知客或监院批准后才可离开寺院。在外出之前,请假清众要穿海青向知客和监院顶礼告假,如果是执事的,还要向方丈和尚告假。

  因事外出的僧人,假期结束回寺后,应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方丈和监院、知客处顶礼消假。

  丛林中,大和尚外出一般也要向知客(客堂)请假,由侍者代劳,向知客师说:

  “大和尚请假至○○。”知客闻言要立即回道:“给大和尚送驾。”

  大和尚因事外出时,全寺僧众齐集大雄宝殿,由维那敲磬云:“大众师排班向上给大和尚送驾,礼佛三拜。”然后大和尚呼:“给大众师父消假,礼佛三拜。”

  大众一齐三拜结束。

  大和尚外出回来时,全体僧众当穿黄海青,齐集山门口列队迎接。然后跟随大和尚到大殿礼佛消假。消假仪式由维那敲磬云:“大众师排班向上,给大和尚接驾,礼佛三拜。”全体僧众一齐礼佛三拜结束。

  请假的类别,有香假、殿假、坡假、暂假、长假、事假、病假、参假、私假、公假等。

  香假:表示这支香不参加。(丛林中一天有十四支香)。

  殿假:不参加早晚殿。殿假必须至大殿随大众礼佛三拜,并向纠察师父报告:

  “纠察师父慈悲,弟子○○○今请殿假。”而后才可离去。

  坡假:不出坡。

  堂假:不过堂用斋。请堂假要等供养咒念过后,起身到纠察师父面前:“纠察师父慈悲,弟子○○○告假。”

  暂假:着海青请假,表示只出去三至五天即回。

  长假:请假时需穿海青,披袈裟。

  病假:三日不能进食者,方可准病假。

  参假:外出参学。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三、请退职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一、挂单与安单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二、经幢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六 佛教称谓..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八、须弥坛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二、请消假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一 丛林一般..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一节 法器的种类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四、盖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五、灯笼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五、金刚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一、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辨中边论颂讲记(七)[栏目:辨中边论颂讲记]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2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梦回支提山[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07-115供僧报佛恩1-2[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学佛之人行善必好运连连[栏目:净慧禅语]
 烧香拜佛未必是修行(达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341-360)[栏目:冯学成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六)[栏目:杂阿含经]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栏目:索达吉堪布]
 佛眼观生死 第三章 无常人生 悟思[栏目:佛眼观生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