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46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心断除恶垢之后,就不再有烦恼--平静、慈悲与正直。心恢复光明与断恶后,随时都会自在。平静祥和的心是人类成就的真实表征。

  佛教中的功德,是断一切恶。恶法断除后,就不再有任何压力,压力消除后,心就会安定下来。安定的心是清净、明亮的心,不会夹杂嗔念。

  你如何让心清明呢?只要觉知它即可。例如,你可能心想:"今天我的心情真是糟透了!看到的每样东西都在招惹我,连橱柜里的盘子都这样。"你可能有种想把它们全都砸碎的冲动。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很糟糕,鸡、鸭、猫、狗--你憎恨这一切。丈夫说的每件事都让你讨厌,甚至连看自己的心也觉得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办呢?这苦恼出自何处?这就称为无功德。今日在泰国有种说法,人死后功德便随之结束。其实不然,有许多还活着的人早已无功德了。

  进行这种作功德之旅,就如建造华厦却未事先整地一样,那座房屋不久后就会倒塌,对吗?那个地基不好,你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再试一次。你必须针对身、口、意的过失,自我检讨。你还能往别处去修行吗?人们迷失了,他们想到一个真正平静的地方,如森林或巴蓬寺里修法。巴蓬寺平静吗?不!它并非真的平静,真正平静的地方是你自己家里。

  若有智慧,就能无忧无虑

  若你拥有智慧,无论到哪里都能无忧无虑。整个世界原本就很好,森林里的树都有各自的好,有高的、矮的、空心的等各式各样,它们就是那个样子。但我们忽略它们的真实本质,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它们身上:"这棵树太矮了!""这棵是空心的!"那些就只是树,它们的情况比我们都还要好。

  所以我要将这些小诗挂在树上[4],让它们来教导你们。你们有从它们那里学到东西吗?你们应该试着至少学到一件事。有这么多的树,它们每个都有东西可以教导你们。法无所不在,它存在于一切自然事物中,你应该了解这点。不要埋怨洞太深,回过头来看看你自己的手臂吧!若了解这点,你就会真的快乐。

  若你们有行善或修福,把它存放在心里,那是保存它最好的地方。你们今日所做(供养僧众)是很好的修福方式,但并非是最好的;布施建寺也是很有功德的事,不过也不是最好的。建设你自己的心,使它成为善的,才是最好的方式。无论来这里或待在家里,只要那样做,在你的心里都能找到这个美善。就如这座讲堂的外在建筑,只是树的表皮,而非树心。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下一篇:及时看见自己,就可停止作恶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修行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自己
 教法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正见与戒
 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了悟法即了悟自心
 阿姜查的弟子们向西方传法
 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把衣食住行都变成修行[栏目:达真堪布]
 因果可转变 (佛教通俗讲座) 李炳南老居士讲[栏目:基础佛理]
 一念不生全体现[栏目:宣化上人]
 阿弥陀佛的念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内涵和现代意义《六祖坛经》忏悔品的思想内涵和现代意义(明生)[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机缘和佛力加持[栏目:净慧法师]
 法苑谈丛 第七章 漫谈大藏经(一)汉文大藏经[栏目:法苑谈丛]
 悟·看出希望来 第十章 结语[栏目:郑石岩教授]
 大悲咒句偈 47.菩驮夜菩驮夜 PU TWO YE PU TWO YE[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35、三苦[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