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就是山...’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2

问: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答:没学佛的时候,对万法有强烈的实执,这就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学佛之后,以中观的理论观察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学佛到一定境界后,虽然体悟到无一法可得,但在显现中仍要随顺众生,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就拿幸福来讲,也可以相应这三种境界:首先,没学佛时认为,幸福是个真实存在的法;中间,学习佛法后,明白幸福是一种心态,而且它是空性的;最后,虽然有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可是在随顺众生时,也承认幸福是存在的。
 
需要指出的是,随顺众生非常重要!佛陀已证悟了最高的境界,可是在众生面前,他还是像普通人一样托钵、吃饭。许多大成就者也是如此,虽然内心有常人望尘莫及的境界,但外在的显现还和普通人一模一样。

上海交通大学问答『 2012年10月24日下午 』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了知幸福的心可得吗?
下一篇: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问: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如何看待藏地民众在文革中的表现?
 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引导他们信佛,可我觉得自己的力量很不够,这该怎么办..
 请上师开示,如果我也想成为这样的高僧大德来度化众生,应该怎么做呢?..
 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了知幸福的心可得吗..
 从佛学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提过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我们如何更快乐地实现个..
 圣者通过自他交换代众生受苦,那众生还有没有痛苦?
 佛教徒究竟是应该和社会接触,还是不接触?
 《喇荣课诵集》里有藏、汉二种语言,以这两种方法念诵都一样吗?
 请略述藏传佛教的历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达真堪布)[栏目:精进]
 观机逗教[栏目:教化]
 什么是禅[栏目:星云法师]
 从慧能禅学看禅宗的内在超越性[栏目:董群教授]
 化身佛以什么形象来度化我们[栏目:达真堪布]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5 莲台分别[栏目: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闻法——你听见的是声音还是法义[栏目:济群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