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对治分别心方能成办解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4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对治分别心方能成办解脱

  当我们信仰佛教时,内心自然会有一个所远离的对境以及所追求之目标。现前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成办解脱,但是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在于何处呢?

  极乐世界是位于东边还是西边,南边还是北边?是在平原还是在高原?在海上还是在陆地,或者是悬于空中呢?只要极乐世界是位于某一具体位置,相信依靠高科技,我们就可以去往这样的刹土。但从古至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众多,却从未有依靠高科技而到达净土之先例。因此,极乐世界并不存在唯有依靠技术方能达到之具体地处。

  往昔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曾经说过:“一心向善者,西方极乐世界即在眼前。”也就是在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并不在于某一据点之上,而在清净心之中。

  凡一切有情众生都具有清净本心。如《二观察续》当中曰:“诸有情皆佛 然为客尘障。”即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但现前无法呈现清净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由于我们的内心时时被贪嗔痴等烦恼所遮止之故。贪嗔痴烦恼从逆缘角度当中而言,可以分为能所二取、三法三门、五法五蕴、六聚、十二处、十八界、二十随烦恼、五十一心所法、乃至八万四千个烦恼等等。但这些烦恼聚在一点之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别心。

  因此正是由于内心时时被分别心所遮止之故,而无法呈现本来清净的极乐世界。如同湛蓝的天空从未消失,却被乌云所遮止而令我们不能得见。乌云何时消尽,蓝色的天空就会自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并不需要我们再去寻找一处蓝色的天空。乌云就如同我们所说的分别心,当分别心消尽之时,西方极乐世界就自然呈现于眼前,无需去往他处另寻解脱。

  如上所言,我们当前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解脱,而阻碍我们实现目标之最大障碍即分别心,因此时时反观自己的分别心是否沉重非常重要。即便口中说得多么有道理,实际行为却与其背道而驰,分别心依然沉重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的见解仍旧与庸俗同道。

  例如我们在进入佛门之后,无论是面对各式各样的导师还是不同的传承教派,甚至面对不同教派的诸佛菩萨形象,内心还是会产生诸多分别的话,即便我们自认为进入佛门所修学的是正法,实际当中却是在造恶业。有些人可能还会心存侥幸,觉得这可能吗?当然是可能的。

  阿底峡尊者曾经说:“法不以正法而行持,法反成堕入三恶趣之因。”因为能否成办解脱,能否称之为正法,不在于表面形象上,而在于调伏内心之中。当内心分别念及贪嗔痴烦恼没有消尽的前提之下,即便表面呈现得有多么殊胜,实际上仍旧属于非法。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也曾经说过:“自心与法若未融契,仅具道貌之形相 则无实义可谈。”即便表面上呈现的修法形象有多么殊胜,显现有多么精进,如十年不出门在家中闭关,或常年在山中静修,若修法没有起到调伏内心之作用,这些精进的表像对于成办解脱没有丝毫之利益。

  《普贤上师言教》之《功德藏》中亦云:“只顺善恶意差别,不顺善恶相大小。”也是说,真正的功德不在于自己磕了多少大头,念诵过多少心咒或经文,也不在于自己上供下施做得有多么广大,而是要反观自心的贪嗔痴烦恼以及分别心是否有所减少,信心与慈悲心等顺缘功德是否有所增上,依此方能立为功德。

  当然如是讲解并不是否认身口行持善法的意义,身口行持善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调伏自心。若有因缘能在寂静处闭关修行当然非常好,但是首先要清楚如何修行才算是在修行正法。倘若不懂得其中道理,仅凭自己的主观去随意行持,对如何调伏内心却一无所知的话,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在成办解脱还是在造恶趣之因也很难所言。因此时时对治自己的分别心非常重要,这一点要时时刻刻铭记心中。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一)时时对治分别心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三)调伏内心方为解脱要旨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八)摆正心态苦行也是快乐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五)转变心念是一种领悟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六)观修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四)将身心投入修法才能得到法益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听法时所断意之行为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五)为何要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九)缘起因果之理趣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六)颠倒而持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三)信心与清净传承很重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就不会差[栏目:听李叔同讲禅]
 第一篇 人生就是要工作 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栏目:工作好修行]
 五百罗汉 215、火焰身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为服兵役者祈愿文[栏目:家庭·伦理篇]
 453.费隐通容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第九年海潮音继续出版之希望[栏目:太虚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九)什么是超度[栏目:圣者言教]
 师父当初是如何发愿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孝是原谅父母的过[栏目:仁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八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