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精进 实修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47
   ●我们人人都渴盼轻松、自在、澄清、宁静......这也是诸佛菩萨的期盼。但我们只去盼,不去行,怎么能和佛菩萨相应呢?
 
   ●为了功名,我们能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苦;为了成佛,为何不能朝时忙,暮里闲,静思修行路?
 
   ●很多人借口年龄大、工作忙、事物多,只想念念咒,修一种法门就行了,这是懒惰思想。修法从来都以勇猛、精进、苦修为主,懒汉的修法永远不能成就。
 
   ●多闻不实修就像在数别人家的珍宝一样,虽然数的天花乱坠,但是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我们要想帮助众生,就要自己先富裕起来。
 
   ●坚持修法就能改变命运,坚持修法就能获得幸福。师也拜了,法也求了,回家不修,命运没改,幸福没得,怪谁?
 
   ●我们供养佛菩萨、修法要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坚持如此做,即便哪一天自己的时间有限,可以适当缩短一下修法时间,但不要停断修法,这样可以使佛法在自己的心中相续。
 
   ●学佛需要听闻、思维和修行。在哪里修行?在一生当中的各种境遇中修行,只有实修才能真正懂得佛法,不经过实修虽看了诸多经论,也不过是夸夸其谈、鹦鹉学舌!
 
   ●做事就是一种修行、是实修,在做事中要修布施、持戒、忍辱、慈悲、智慧等等。如果不能在做事中经受考验,那是不会提升的。你所懂的佛法的道理,都是书本上的;你给别人讲时,就好比是放录音一样。
 
   ●不学不能成为正遍知,从古至今大德们都是广学博闻而成就的,关键是人家学而致用,学修结合。而我们凡夫大多数人学佛多年,还是凡夫一个,就是学而不用,只念经文、不解其意;虽解深意,而不按意去做;虽唱诸佛之善行,而不受如来之加持!
 
   ●很多人在求福、求子、求寿、求名,但这不是求的,就像种庄稼一样,要自己流血、流泪、流汗,在心田上驱虫、去草、辛勤耕耘,才能收获累累的硕果。
 
   ●无论听闻多少佛法的道理,都需要心里恒常忆念并转化为实际行为,这样才能真正的获益。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见解 知见
下一篇:慈悲 智慧
 困难时,更要坚定对佛法的信心
 上师瑜伽法(资粮田)的观想方法
 信心产生的力量
 《事师法五十颂》的由来
 关于对藏传佛教、密法的几个错误认识
 慈悲 智慧
 最究竟、最正确的知见——缘起的真理
 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
 给心灵留点“空间”
 修学佛法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致觉知者 The Insight Developing Teaching 序 Preface[栏目:致觉知者 The Insight Developing Teaching]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五、摄生 接引往生[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六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赵朴初先生和新中国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杨曾文)[栏目:佛教与文化]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二十二 众生命慎勿食[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为什么不能说四众过?[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菩萨戒的纲领是什么?[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二、论文引言[栏目:成观法师]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意蕴(禅心)[栏目:禅宗文集]
 论开悟 第十二讲 禅宗的开悟(三)[栏目:贾题韬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