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有毒的容器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5
  任何人如果以贪图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为动机、掺杂贪嗔痴等五毒烦恼而闻法,那么无论他所听闻的法多么殊胜,对于他来说也同样难有利益,这就好比是把殊胜甘露注入有毒的容器之中一样。

  什么是发心?就是指我们修法的动机、目的和意义。发心为心态,身、语则是指行为。发心在藏语中为“根当”,其中“根”就是去做,意思是以发心为基准,朝着目标行持。

  无论闻法还是修法,大家一定不能一知半解地将就。就像要去长途跋涉,如果只是将就地穿上鞋,那能走得远吗?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一定要勇猛精进、一步一步按照上师的教言次第修持,这样见解自然会迅速增上。

  本师释迦牟尼佛曰:“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修法就是修心,而绝不是奔波于各种法会、追求灌顶数量、听闻名言传承等等这些外在形式。

  无论闻思、禅修抑或行持众多善法,都应以清净平等的菩提心为发心,依无缘之正行、圆满之回向此三殊胜法行持。这样就可以捷径积资净障,最终证得菩提。

  我真心希望大家通过精进如法修行,生起真实定解和道验,相续清净而成为引导他人趣入解脱的善知识。同时,我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愿你们都能即生成就虹光身,即使不能成就虹光身也要中阴解脱,即使不能中阴解脱也要在临终的时候祈祷喇嘛仁波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观想皈依境时,将上师栩栩如生地观想在自己对面上方的虚空中,挚诚祈祷。初学者难以清晰地观想皈依境,可以从下而上逐层观想,如莲花茎、莲花瓣、日月垫、上师跏趺坐、双手结定印、身著三乘三袈裟……这样渐次观修。

  炼铁时,在炼炉中把铁烧得通红后再拿出来的话,就能保持一段时间的高温和红亮。同样,我们在禅修中如理如法安住的时间越长,座下的力量就越强大。逐渐地,我们就会生起后得中一切景象都没有实义,就像梦幻般存在这样的定解。

  禅定要知道定在什么位置上。这位置是:外界变化不能影响安住,心不随外境转动。

  修法要讲求质量,如果身心状态不佳、有非常粗大的烦恼,那还是要调顺之后才上座。在修上师瑜伽中,持咒、观想、安住修,都是调伏烦恼的方法。但具体如何运用,要针对烦恼起现的程度而定。

  如果没有精进实修,那么所谓的成就将无处可寻。

  不知自心的本性就叫业障、习气。习气藏在八识中,由轻到重产生。习气越重则身、语、意三门越不自由,越容易为外境所转,被外境控制。通过真实的闻思修,慢慢转回外散的心,当内心清净后便会逐渐减少对外境的贪执。心清净,外境皆清净。

  不管汉族还是藏族,如果相续中不具备相应功德,修习正法是很难的。

  前行之前行怎么修?四外前行怎么修?正式的打座中应该怎样去观修?这些都要正确、如量去做,绝不是自己想怎么修就怎么来。

  如果身、语、意三门没有改变,证明你并没有依教奉行,没有按上师的教言去做,因为如果做了必然会有好的改变。你要知道,你的内心是永远不会欺骗自己的。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正的加持是什么
下一篇:修行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
 依靠禅修生起真实的力量
 真正的加持是什么
 闻法的意乐
 令心入法——必须具足四厌离心
 发清净之愿
 没有见到实相就是轮回
 应观自心
 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区别
 时时反观自心
 依靠好“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用无缚[栏目:善祥法师]
 次第根机者的信心并不坚定[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比丘记事(之六)[栏目:比丘记事]
 我们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二种过失[栏目:净界法师]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四讲[栏目:南亭法师]
 十二药叉大将护持─所求满愿[栏目:药师佛·行法颂言]
 中国佛教的特色[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发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栏目:雪漠]
 五百罗汉 123、无胜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我先修显宗,后修密宗,或者显密同时修,会不会影响修行的效果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