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E 1182经、1183经:此二经叙述佛陀在林中宴坐,得到婆罗门的赞叹。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3

  1182经、1183经:此二经叙述佛陀在林中宴坐,得到婆罗门的赞叹。

  1182经叙述一位婆罗门大清早去田间劳作,当他见过一片树林时,见到一位出家人端坐于树下,所谓“仪容端正,诸根清净,其心寂定,具足成就第一止观”。这位婆罗门很是敬服,便上前礼拜佛陀,并问言:“瞿昙!我近在此经营事业,故乐此林。瞿昙于此有何事业,乐此林中?”大意是您为什么独独钟情于树林呢?佛陀回答说:“无事于此林,林根久已断,于林离林脱,禅思不乐断。”由这首偈可以看出佛陀是一语双关。对一般人而言,所谓到山林之中寻个清净之处,或者说一进入到寺院里,心里便觉得很清凉。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自己在世俗中生活得很苦,心念很杂乱,无法安静下来,所以到山林或者寺院中寻求片刻的宁静。佛陀可不是为了躲避烦恼才到树下静坐的,因为佛陀已断“林根”。佛陀无论身在林中,还是身在闹市,都时刻处于“禅乐”之中——这种禅乐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1183经是佛陀在娑罗林中禅思入定,而距此林不远处有一位婆罗门修行者,手下有五百位小婆罗门弟子跟随他学习经典。但这位婆罗门很开明,他不仅对佛教没有任何反感,相反却很想找机会拜会一下佛陀,向佛陀请教些佛法。现在机会来了,当他听说自己的弟子在菜薪时见到一位大沙门端坐于不远处的树林之中,他真是喜出望外,于是顷刻间赶到世尊居处,延缓此问讯慰劳已,便请教道:“独入此恐怖,深邃丛林中,坚住不倾动,善修正勤法。无歌舞音乐,寂默住空闲;我所未曾见,独乐深林者!欲求于世间,自在增上主?为三十三天,天上自在乐?何故深林中,苦行自枯槁?”大意是大师您只身一人来此林中静坐修行,真是难得稀有!您是求现世的福报呢,还是求来生的荣华富贵,抑或是命终之后上生天界呢?佛陀回答说:“若欲种种求,诸界多种著;彼一切皆是,愚痴之根本!如是一切求,我久悉已吐,不求不谄伪,一切无所触。于一切诸法,唯一清净观,得无上菩提,禅思修正乐。”婆罗门闻后,对佛陀是大加赞叹,并相见恨晚。(12.29.)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F 1184经:此经记载佛陀与孙陀利河边与婆罗门施食之因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D 1181经:本经记述佛陀为天作婆罗门演说世之布施福德良田。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三)痴慧地经(199)
 漫说《杂阿含》(卷八)~A 第188经(离喜贪经)、189经(离欲贪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D 第262经(阐陀经):本经为阿难为长老阐陀..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I 786~788经(向圣经)叙述若心向于..
 漫说《杂阿含》(卷七)~D 164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D 807经~808经:此二经经叙述佛陀坐..
 漫说《中阿含》(卷十三)~B1 二、说本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三)~B 604经(阿育王因缘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A 一、心经(172)
 漫说《杂阿含》(卷三)~M 第80经(法印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Heart of the Matter[栏目:Thich Nhat Hanh]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说婴幼儿遇到鬼,从而出现种种无法医治的症状,请问是真的遇到鬼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你的心路轨迹已经走出来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如何礼请冤亲债主听《地藏经》?[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由自心起观照破痴业[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有生必有死[栏目:万行法语]
 如何开展森林检疫和防治的工作?保护树木,一方面又要杀生,该怎么办?[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相应21经 多闻者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大乘无上续论释·善说日光 功德品第三[栏目:大乘无上续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