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D 1128经~1130经:此三经叙述沙门四果。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0

  1128经~1130经:此三经叙述沙门四果,四果一般指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以及阿罗汉果。1128经说如果专心学佛,便会依其受持的程度而分别获得四种果位。1129经对四果进行了简略的分解:“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是名须陀洹果;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是名斯陀含果;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三结断,是名阿那含果;何等为阿罗汉果?若彼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阿罗汉果。”第1130经叙述“若于彼处,有比丘经行于彼处,四沙门果中得一一果者,彼比丘尽其形寿,常念彼处”。经行是习禅或饭后对全身筋骨肌肉的一种暂时放松,在禅堂里的“跑香”,也可以理解为经行的方式之一,目的是提起正念,防止昏沉。

  1131经~1134经将四食与四不坏净加以对比:众生都是依靠食物而长养色身,而众生的福德则要倚靠四不坏净而得以长养。“如四食于四大,众生安立,饶益摄受”。四食是指“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对四食我们都很熟悉,没必要再去解释。而四不坏净犹如四食,它们可以使众生“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还可以使我们离诸缠垢,使我们获得不可称量的功德果报。(10.3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E 1136经:在此经中,佛陀以摩诃迦叶尊者为典范,告诫弟子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入于他家、接受供养并为人说法。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C 1123经:有一位与佛陀同为释迦族的族人叫菩提,他来到佛所...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D 四、息止道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K 第331经(顾念经)、332经(覆念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A 一、诸法本经
 漫说《中阿含》(卷九)~D 四、郁伽长者经(下)
 漫说《长阿含》(卷十)~D 释提桓因问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N 1307经:本经赞誉修习八正道所成就的..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G 第379经(转*轮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I 1302经:本经与1301经大体相仿,..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E 1215经、1216经:如前所述,婆耆..
 漫说《杂阿含》(卷八)~L 第218经(苦集灭经):世尊为对弟子们宣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藏(643~712)[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相应36-40经 色-不近观等经五则[栏目:相应部 33.婆蹉氏相应]
 共业不共业[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第四品 华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栏目:能海上师]
 善知识与虔诚心[栏目:法音宣流·嘎玛仁波切]
 弟子在打坐时好像总是紧张,请大恩上师教弟子一个放松的方法。[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制 2.执杖牧牛[栏目:善祥法师]
 面对世间律法的态度[栏目:惠空法师]
 禅荷一味(刘墨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