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
 
{返回 欲海回狂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57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

  问:在《论语》中,子路曾向孔子询问关于生死的看法,孔子拒绝回答。你却总是争辩不休,难道不是过于怪僻偏激吗?
  答: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他在婉转地开导启发,不是全然拒绝回答。孔子说:“死生亦大矣。”(见《庄子》)难道也是怪僻偏激吗?

  问:佛教所说的心性,是认为无善无不善吗?
  答:若是无善无不善,就成了虚无的顽空和断灭。世人不是执着于有,就是执着于无。不是执着于亦有亦无,就是执着于非有非无。所以《观佛三昧经》中将其比喻为盲人摸象。这个故事说,有一些生来就失明的盲人,从不知道大象的样子。有一个国王便召集这些盲人,对他们说:“你们想知道大象的样子吗?”盲人们都回答说想知道。国王就让象夫把大象牵到院子里,让盲人们用手去摸。然后国王问他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大象的样子吗?”盲人们都回答说知道了。摸到象耳的说:“大象的样子像畚箕。”摸到象鼻的说:“大象的样子像琴。”摸到象牙的说:“大象的样子像木橛。”摸到象背的说:“大象的样子像屋子。”摸到大腿的说:“大象的样子像墙壁。”摸到象尾的说:“大象的样子像扫帚。”摸到小腿的说:“大象的样子像柱子。”众盲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互相打了起来。国王笑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人知道大象的样子。其实像畚箕的是大象的耳朵,像琴的是大象的鼻子,像木橛的是大象的长牙,像屋子的是大象的后背,像墙壁的是大象的大腿,像扫帚的是大象的尾巴,像柱子的是大象的小腿。”众盲人听国王说过之后,不敢再作争辩,但各自的心中还是认为自己所摸到的才是大象的样子。世人谈论心性,也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问:万物都是有生成,必然就有毁坏。有起始,必然就有结束。心性也有生灭吗?
  答:凡是有形的东西,就一定有生成、有毁坏,有起始、有结束。心性既然无形,怎么会有生灭?

  问:那么心性像虚空一样吗?
  答:不对。像虚空一样的空,称为顽空。性空之空,超越了空、有的对立,称为真空。

  问:耳朵和眼睛属于形骸,能见能听属于神识。神识若是不灭,能见能听的心性就应该少壮如一。可是到了年老的时候,视力渐差,听力渐弱。则能见能听的心性也有衰老和死亡,由此可知神识也有生灭。
  答:耳朵和眼睛的视听能力衰退,是由于形骸的衰老所引起,与能见能听的心性无关。眼睛能见到物体,不是它自己能见到,而是依赖能见的心性才见到。耳朵能听到声音,不是它自己能听到,而是依赖能听的心性才听到。如果说眼睛能自己见到物体,那么死人瞪着的眼睛也应当能看见。而在作梦时眼睛闭上,就不应再见到种种形像。如果说耳朵能自己听到声音,那么提着死人的耳朵也应当能听到。而作梦时自己的耳朵既在床上,就不应再听到别处的声音。由此可知,神识是没有生灭去来的。

  问:心性没有生灭,已经略知梗概。心性没有去来,还是不太明白。
  答:有去有来、有起有灭的是妄想心,而不是真实的心性。真性广大无际,包含虚空。大千世界在我的心性之中,不过像是沧海中的一个水泡而已。

  问: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报应,以及投生到人间,有人从事相上认为是由阎王所判定,有人从心性上认为是由自己的业缘所招,究竟谁说的对呢?
  答:若不固执一端,两种说法都对。若是彼此固执不能融通,那么两种说法都错。譬如由夫妻俩所生的孩子,如果两人无意排斥对方,无论谁说这个孩子是自己所生,都没什么问题。倘若夫妻二人争得面红耳赤,都认为这个孩子是我所生,不是你所生,那就错了。

 


{返回 欲海回狂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恶道缘由类(十问十答)
下一篇: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受持破惑类(十问十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求嗣者(共五则,皆法)
 欲海回狂 跋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不和其室者(附女人,共六则,二法、四戒..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轮回观
 欲海回狂白话解 序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形灭神存类(六问六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天欲观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解脱观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四节 卧具[栏目:佛教丛林观]
 二、乘着彩虹而来(8)[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研习“杂阿含经”论增上心学[栏目:蔡惠明居士]
 一与十[栏目:禅话禅画]
 内外兼修的皈依(济群法师)[栏目:三皈五戒]
 四种雅行[栏目:修持]
 依报随着正报转[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