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I 第449经、450经(界和合经):此二经广说胜界、鄙界、饮酒戒、不杀界;不信界、犯界、无惭无愧界、惭愧界。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8

  第449经、450经(界和合经):此二经广说胜界、鄙界、饮酒戒、不杀界;不信界、犯界、无惭无愧界、惭愧界。“胜心生时与胜界俱,鄙心生时与鄙界俱,杀生时与杀界俱……”相反,“不杀生时与不杀生界俱”。形成各种界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这个界,不仅是指外界因素,更主要的是指内界,即我们将“心”置于何处。我们有时会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即人既是环境动物,更是社会动物,因此一般而言,人会受到情境影响的概率是很大的,而忽视心态平和的培植。长期以往,造成了重物欲而轻思想境界,结果弄得大家心情都很浮躁、烦燥,一刻也消停不下来。如若出现了片刻消停,便浑身不得劲,火急火燎地变着法儿刺激自己,使身心像一架永动机,永不停息地运转、折腾,直至将自己身体连同灵魂,全部折腾终结。

  第451经(界经):本经叙述十八界。关于十八界的理论,它是立足于宇宙一切存在物,将万物分为十八个类别。所谓十八界,一般而言,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汇总。佛陀在本经中说:“我今当说种种诸界……云何为种种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十八界把宇宙诸法分成十八种要素,这些要素是由根、境、识三者所构成。在这里,“界”既可以理解为属性、差别、体性,但理解为“要素”,则更为妥贴。六根与六境组成十二处,加上六识为十八界。那么六识与六根、六境是什么样的关系?所谓“缘眼与色,而生眼识”,“缘意与法,而生意识”,说明“识”是由根与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那么能不能说,“识”界本身并不存在,它的生起完全是靠根境二根和合产生的呢?我个人以为也不尽然。佛法阐述六识的初衷,是为了说明心识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因缘基础。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讲的因与果之间,必须有各种“缘”的辅助。关于十八界中的意界与六识界是一种什么关系,则比较抽象,在此不作进一步展开,但可以肯定的是,六识界与意界并不相同,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时间的相续性上,即意界较持久,识界则十分短暂,处于刹那生灭。(九月六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六)~J 第452、453经、454经:本三经叙述界为精神作用的根本,缘界而生触。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六)~H 第446经、448经(偈经):本经以偈颂的形式,对前经进行分别解说。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214)
 漫说《中阿含》(卷九)~F 六、手长者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八)~K 第216经、217经(大海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F 六、降魔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五)~B 第641经(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五)~B 二、晡利多经(203)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J 981经与980经大体相似,只是将说法..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L 1194经~1196经:本经叙述大梵天..
 漫说《杂队含》(卷二十八)~E 761与762经讲有学与无学的区别。..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Q 1079经与1078经有些相似,经前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净因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Nibbána[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圈子之外[栏目:白云禅师]
 谈古说今 目录 前言[栏目:谈古说今]
 11 放下!放下![栏目:活得快乐]
 相应39经 随法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栏目:太虚法师]
 佛光普照心灵之光[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我母亲在念佛时,看见佛坐莲花台在空中,几乎天天如此,这种现象表示什么意思?[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