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因见而持戒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4

  因见而持戒

  ——本四班:义祥

  佛法的修行主要分为见和戒两部分,正见是持戒的方向,有了正见,才能正确理解戒律,实践戒律。

  正见,是正确的见解,通过闻思来认识整体佛法的相貌,依此所识之理开始践行教法。而此教法的次第正是戒、定、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修习此三学,如登楼阁一样,应当依次而上,先登第一重楼,次登第二重楼,再登三重楼,不得越级而上。无有次第则徒劳白费,辛苦一番无有是处。

  初机学佛,须先习学戒学。佛制比丘,初出家时,先要学习五年戒律,须戒律精通,能办比丘事,方许离师参禅学教,不然终生不离依止。要知道,修学佛法,以精研戒律为第一课。若不如此,直越而上,违背次第则无有是处。是故,圆满无上菩提,是以戒法为本,若不持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因此,戒学是此时代最迫要学习的法门,是每一位佛子应重视的佛学课程。正见如解,持戒如行。所谓解如行,行如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譬如一瞎子和一跛子在火宅中,若要逃离,需要二人相互协助,瞎子背起跛子指路,方能顺利出离火宅,得以保命。一个发大乘心的人,必须具备此二特征。修学佛法是长远发心,终究要经历各种事情的磨砺。古语云:欲做法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因此,要建立对佛法的信心和修道的热忱,念兹在兹,坚持百忍,为了佛法这高尚的目标而奋斗。

  一个时代佛教的风格怎样,都是由那个时代的整体思想所领导出来的,这样才能够转变众生的共业因缘。是故,正见和持戒是这个时代最迫切的甘露法水。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路上的同行者
下一篇:净土宗的信自与信他
 君不可不知
 幸福是什么?
 放生的殊胜
 乌云散后 明日当空
 忍着,笑着,众生都在忍中过
 人生如棋
 要活在别人的评论里
 人生究竟为什么
 灯火相续 佛法永存
 用佛法来耕耘心灵的沃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充满人情的社会,如果随顺佛法而不随顺人情,往往不尽人情,使周围的人离你而去,请开示。[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中部99经 苏玻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日也没有,是不是犯戒?[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眼泪[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排九节风时,为何所呼出的气要如小麦状初缓、中快、后缓?[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做火供能超度神仙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以佛法研究佛法 九、论真谛三藏所传的阿摩罗识[栏目:印顺法师]
 样板文化[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中道实相观--九十七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栏目:惟觉法师]
 如何持金刚经[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