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要弘二门”是伪命题(释大安)
 
{返回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4

“要弘二门”是伪命题
    
⊙文/释大安

  这次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座谈会,围绕正确理解大师净土真实义来展开,很有必要。因目前流传的对善导大师思想的诠释(所谓的“善导流”),有诸多值得商榷的观点,如果不加厘正,或有误导信众之虞。兹举“善导大师教判:要弘二门”为例。
  这一“二尊二门”观点认为:释迦本师开净土之要门,阿弥陀佛开了弘愿门,并进一步说,要废要门,取弘愿门。这种观点流传甚广,引起教内人士重重疑虑。不明净土教理的信众,多受其影响。实则善导大师并无此要弘二门之教判,乃是某些人假托善导大师之名而杜撰的伪命题。
  何以故?请先看善导大师原文表述:“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观经四帖疏·玄义分》)
  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序题章中,首先陈说佛一代时教应化因缘。从教与理的层面来看,法法平等,无有高下。然从众生根机与修行层面来观照,末法下凡众生障深慧浅,靠通途自力法门悟证心性甚难,教海汪洋,具缚凡夫亦无从博览获益。遇因韦提希夫人致请往生净土一法,而韦提所请的乃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定善之往生法,在她的印象中,极乐世界那么清净庄严,一定要有甚深观想修为的功夫才能成办往生。
  于是释尊因韦提希所请,心怀愉悦,不失时机地广开净土之要门。此要门中有佛随韦提之请所说的定善十三观(所谓随他意说),佛又有观机无问自说的散善的的三福九品(所谓随自意说)。可见净土之要门,具摄定散二门十六观。此定散二门总摄净土法门之义理与行持。
  而阿弥陀佛彰显别意之弘愿是指在释尊述说第七观时,阿弥陀佛现前住立空中,以炽盛光明,向韦提希与阿难彰显大愿接引之法义,即:“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这一别意弘愿即是散善回向亦可往生之意。如是弘愿的传达,令韦提希当下断疑生信,证得往生(即得无生法忍)。
  是故“弘愿”之义,即是《无量寿经》所说:一切善恶凡夫成办往生大业者,皆是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四十八大愿)、“业”(法藏菩萨六度万行)、“力”(佛果十力),作为“增上缘”。此“增上缘”即是阿弥陀佛所应之愿力,而往生之正因,却是净业行人信愿称名为能感之机。二者缺一不可。所谓感应道交,方可成办往生。“佛种从缘起”,我等业力凡夫层面,罪障深重,离却阿弥陀佛大愿之强缘加持接引,决定现生难以出离三界分段生死的;而离开行人信愿称名能感之心,亦是无由感通佛力往生的。
  既然善恶凡夫莫不皆乘阿弥陀佛愿力得以往生,那么,善凡夫修定善十三观往生净土,便有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加持。恶凡夫临终忏悔念佛往生,亦是仰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强缘加持去往生。证知阿弥陀佛弘愿是贯穿、融摄于净土要门之始终。赞叹释尊之净土要门,即是赞叹弥陀之弘愿;推尊弥陀之弘愿,即是倡导释尊之要门。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二尊从来说的即是一门一教,并无二尊二门的意思。
  净业行人当谛审善导大师文句之真实义,以佛语真实决了义为准绳,建立正知正见,谨防那些或断章取义,或以己意冒充祖师意,甚或妄自尊大,凌驾佛祖之上的谬说。不要被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迷惑,遵依《净土五经》,恒常闻思中国净土宗祖师著述,老实念佛,求生极乐。


{返回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楷定古今 立言立行—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浅说(释延续)
下一篇:从善导大师的实际修持谈起(释本昌)
 从善导大师的实际修持谈起(释本昌)
 善导大师著作简介(隆盎)
 “要弘二门”是伪命题(释大安)
 论净土法门的超越性与包容性(演刚居士)
 楷定古今 立言立行—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浅说(释延续)
 如何在净土法门弘扬中兼顾自他二力(道颜)
 善导大师思想研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在慈心定中见到的非人和用神通(天眼通)看到的非人在外形上一样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无论学法还是仪轨都不能喜新厌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我是学做施食的初学者,请问师父:在自己家里阳台做施食,水需要泼出地面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印光大师示寂记[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恭敬僧宝的意义[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在家菩萨戒 十二[栏目:如瑞法师]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七讲 行禅与坐禅[栏目:净慧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五)[栏目:杂阿含经]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栏目:黄念祖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