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相忘于江湖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7
相忘于江湖

——大三班:妙定

  某天,有两条鱼在江湖之中相逢,经过数秒钟对视后,他们相见恨晚,在一起非常高兴地游戏了许久,许久……仿佛整个世界变成了这两条鱼的世界了。其中一条鱼也许想这样天长地久地相守相望直到永远……正当他这么想时,另一条鱼却悄然离开了。

  以上是多年前看到的一个故事,当时年少无知,始终不理解后鱼悄然离去的原因。直到有一天看到《庄子》中的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我才仿佛理解了后鱼的做法,或许是无奈之中的明智吧!正如一首流行歌词里唱的一样:“但是天总要黑,人总是要离别,谁也不能永远陪谁。”是啊!与其难分难信万分痛苦地生离死别,但不如“不带片云般”地选择默默地离开。这或许造成一时的残忍,却也造就了一世洒脱与静美,也正如俗语所言:“长痛不如短痛”这难道不好嘛?

  藏地大德无著贤尊者曾言: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捐。纵使亲眷有恒河沙,财宝积如须弥山。开眼还见,闭眼时还能见吗?倒不如学学那条相忘于江湖的后鱼吧!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倘若拥有这“相忘于江湖”般的勇气与洒脱,无论是治世也好出世也罢,明志也可,致远亦可,不都可以猛著精彩于这如戏的人生吗?

  正是: 伯牙操素琴,子期负薪听。

  高山复流水,吾趣几人知?

  高卧苍松下,一任长风吹。

  优游江湖面,不恋神与仙。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愧疚
下一篇:人生的价值
 感悟佛法 幸福人生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痛苦的根源
 心地之见
 贪欲是修行人的大患
 随顺菩提 对治烦恼
 绕塔功德殊胜行……
 境由业感招
 结缘云冈 发心华严
 慧远大师如何调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二、诫信愿真切[栏目:印光法师]
 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八[栏目:妙量法师]
 最圆满最究竟的因果(海山老和尚)[栏目:其它法师]
 心为文字之性——永明延寿判教原则的语言哲学分析(吴忠伟)[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依止 第十章:弟子侍奉依止师的义务[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莲花心 菩提愿[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想请教法王,为何说东土难生,佛法难闻?[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畜生闻经的利益[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需要”和“想要”的区别[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出世与入世:人间佛教的分际——以太虚大师和蒋介石关系的个案研究为例(陈卫华)[栏目:人间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