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爱恨寂灭轮回除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9
  爱恨寂灭轮回除

  本四班:妙觉

  人心总是随外缘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生,总是在平静与波澜中徘徊。平静中不免风起云涌,波澜中难于闹中取静,人就在分别取舍,见境生情中造就千差万别,五光十色的世间万象。

  俗语说: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称,在人生的舞台上度量着世间的斤斤两两。才会有生老病死,怨僧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八苦相伴。每天都在上演悲欢离合,喜怒无常的闹剧,就出现了爱恨情仇,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态。站在凡夫众生的立场用这杆称去观察思考问题,总离不开你我他的分别,有此分别心就会有高与低,美与丑,贵与贱,黑与白,多与少的对立区别,身不由己的攀美的憎丑的,爱高的憎低的,爱贵的憎贱的,爱多的憎少的,种此恶因便离不开恶业轮回六道的苦果。因此,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这就是说,使人愚痴蔽塞的根源是憎恶与爱恋的区别。

  《华严经》云:“一切万法皆无自性,以何为自性?以心为自性”。由此可见一切有生有灭的无常世间万象都无自性,是我们认假为真的心才赋予其自性,才会见境生心,心随境转。如果我们站在佛的立场和角度去观察,思考,处理问题。就会看透世间变幻无常的表相,看到本质就不会为外境所动,就灭度掉爱恋与憎恶,分别心的干扰。六祖慧能大师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出世间”,正见又名正观,是在佛菩萨立场去思维佛义,看透无常变化的表相是造苦受苦的因,才有“苦当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应修”四圣谛,安任第一义谛而不动,才会眼观色不染于色,耳听声不动于声,此即是佛知见。

  依佛知见,依何因?攀何缘?又得何果?在这果上又怎么互动称为报,就是知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来究竟。看透自己迷恋放下不的事物表相,看到里面伤害性,我们就不去贪恋奢求了,通过憎恶表相的事物,看到里面的启示相,我们也就不会去嗔恨争斗了,这便是转分别识为平等性智,能于相而离相者,当下便是解脱自在者!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出家是因太多情
下一篇:成佛之出离心
 忏悔业障
 地球在呻吟,众生在哭泣
 第八届“法门之光”福慧营随感
 请君常念弥陀号
 该想的问题
 感悟佛法 幸福人生
 觉察生命无常
 禅修手札
 地狱的苦乐
 生命的淡然如此美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道论·因缘品第一[栏目: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常常在环跳穴痛得无法忍受时下坐,如果坐前运动量加长会减缓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释迦悲愍的诞生(常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可否求护法神代为记录功过格?[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为了免触犯因果,夫妻合不来...[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修行是尽责任,尽义务[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学佛的人[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有人说修解脱道的是刻舟求剑,能回家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业力不可思议[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正分2 道前基础(2)[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