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二)万法摄为调心之上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2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二)万法摄为调心之上

  我们说过,修学佛法需要懂得万法摄一,要把一切法归纳到一个点当中修学,但这一个点是指什么?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说无论是小乘教法、大乘教法还是密乘教法,三乘教法的宗旨都是调伏自己的内心。我们在讲解前行破除心房的时候,首先也是讲解决断心之根本。华智仁波切说:“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由此可知,心是万法之根源,调伏内心就是一切修法之宗旨。所以修法就要从它开始入手。

  知道了万法摄一之处,每一位修行者也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现前所从事的善法是否是从调心开始入手?当然,从外相上,我们可以去创造不同的缘起,例如口里念诵,身作礼拜以及从事其他不同形式的善法等,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主要还是反观自己是否站在调伏内心之上用功。若是的话,说明你的方便教授做得很不错。当然,真实教授最终也是将一切法归纳到心行之中,但此时所谓的心行并非是指口中说说而已。正如禅宗所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虽然前面可以用语言来做一些诠释,但它并非是实相之见解。此处,我们暂时不再深入讲解。

  总的来说,无论我们讲解成熟口诀法还是上师瑜伽导修等等,都是站在万法摄一之窍诀当中而作传讲。若能真正精通这些道理,相信你的见解会越来越好。当然,想要圆满这样的见解,需要我们长时间去修学。如同战士珍惜手中的武器,割草者珍惜手中的弯刀一般去珍惜与练习。因为割草的人需要用弯刀去割草,割完草以后才可以卖钱过生活,从这个角度而言,弯刀就是他的生命。如今我们作为希求成办解脱者,暂且不论自己有多少境界,先看看自己成办境界之方便是否圆满。若做得很好的话,你不用强调自己境界有多高,相信解脱不久也自当呈现在你的面前。这是特定的事。

  当然,如同老人家看到小孩子做得不错的时候会奖励一颗糖一般,有时候该赞叹的地方还是需要赞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别人的赞叹而喜滋滋地睡不着觉。因为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赞叹,而是为了得到阎王爷的认同。现前我就代表阎王爷,对于做得好的,当然要赞叹,但是做得不对的时候,我就必须要直指他的过失。但我也相信,若能遵照导师的教言而修行者,即便很多顺缘暂时没有赤裸,但只要认清自己的逆缘,并且依教奉行,相信不久的将来,顺缘就会赤裸在你的前面。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一)应遵循导师教授而踏实修学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三)修法不能轻视方便
 圣者言教 第七课(八)密法于根机不相应者应保密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三)不要以文字掩盖见解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二)内心快乐是健康长寿的良方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一)了知禅定逆缘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五)近边地狱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二)什么是法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四)追求现世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七)妄念有无不代表禅定见解的高下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三)次第修学不可轻视
 圣者言教 第一课(二十)应将闻思纳入实修之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降伏其心 一 如何音念六字大明咒[栏目:万行法师]
 相应24经 舍断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善导大师所示之专杂二修[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8[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六祖坛经讲记 第4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堪为法器、应闻此道[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本愿接引无条件、无成见[栏目:仁焕法师]
 接触佛法快3年了,但一直在门外打转,至今还没有皈依。看过法师讲解的《菩提道次第论》的部分视频,请问:..[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六愿、天眼智通愿[栏目:信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