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4

  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学净土法门的人,或许有人会时刻向阿弥陀佛祈求,希望阿弥陀佛能够不时地显现在他的梦中;或者在静坐念佛时现个影子给他看;或者跟他对话;或者希望自己有异于一般人的感觉、感受、感应、感悟,成为阿弥陀佛的骄子、佛的唯一——“别人没有但我有”,甚至某一种通力、感受、历练,自己也好奇地想要去历练一番。

  其实再怎么样,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最后也会回归平静;可是还是想去历练一番,然后再回归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念佛。有的同修、莲友或许存着这种心,但这是一种危险的观念。为什么?因为恐怕一去不回,结果万劫不复,所以是很危险的。

  智随法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平淡是真,念佛最乐》。我想,有些同修应该会认识到,这种说法确实合乎一个念佛人的心态,而触动自己的内心。

  智随法师这样写:

  世间万物,起伏不定,生灭不息,无不归于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落的太阳。忧悲苦乐,如同海上浪花,终归消散。

  而人心好动、好奇、好玄,无不在浮动与期盼中追逐形形色色的幻影。艳丽之色(喜好的),则执持不舍;灰暗之色(厌恶的),便肆意回避。人人无不在得失忧喜中度过无常的岁月。外在的缘生缘灭,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内心随之而生生灭灭。

  静观世间:波涛过后,大海归于平静;风雨过后,大地归于平静;忧喜过后,人心归于平静。

  走过风风雨雨,尝过酸甜苦辣,最终会感觉平淡最好,不追逐于风云般的无常;在平淡中度日,在平淡中念佛,在平淡中走过如梦幻般的人生,轻松自然地迈向净土,则生也安乐,死也安乐。

  然无常的世间,因其绚丽多姿而感动人心。能安于平淡中,隐于佛光中,实乃人中芬陀利花,世上稀有之人也!别看他一贫如洗,别看他一字不识,摩尼之宝,实非他物能比也。

  ──摘自二○○九年九月二十日“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宗的戒律观
下一篇:为新戒比丘开示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正行与杂行(三)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机法一体──大年初一谈话
 述怀
 身在红尘心念佛
 弥陀的誓愿
 弥陀的救度
 净土宗之特色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念佛功超定散诸善
 万德洪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栏目:慧光法师]
 解义慧剑释 第一课[栏目:解义慧剑释]
 孔雀尊经科仪[栏目:经文]
 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心要,境要,法门要。[栏目:张秉全居士]
 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之二[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藏传佛教的信徒们都很喜欢灌顶,不太喜欢听闻教法,对此,您对香港弟子有什么建议?[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玛吉瑙准-西藏一位女性成就者的修持[栏目:圣者传记]
 圆瑛大师文集—宗述 (圆瑛大师讲述)[栏目:基础佛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