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我应该怎样听经学佛?
 
{返回 陈沛然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6

问:

自从学佛三年,我觉得自己好了,最近我少去听经了,因为我想多些时间在家中,并在生活中实践,消化一下我所学的佛理。然而,我在家中却很辛苦,老公只识得百无聊赖坐在厅中看电视,我觉得和他有很远距离。若果我还时常去听经学佛,那么,我们的差距将会愈来愈大,故此我宁愿减少去佛学会。我想直到我觉有问题不能解决,再多回去听经学佛吧。不知你同不同意我的打算?

陈沛然博士答:

生命的境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自己学佛而进步了,由此而觉得与丈夫的思想有距离,故此宁愿留在家中,不希望大家的距离愈来愈远。

然而,这样做法,并非良策。每人都需要自己面对自己,你走学佛之路,最终来说,也是你自己成佛;并不因为你成佛而「带挈」你丈夫也成佛。成佛之事,生命圆满与否,全仗个人自己的努力。

丈夫没有走学佛之路,生命境界没有提升,难道因此你自己便不再上进,以迁就他?当然不是!那么,你自己之继续上进,是否会令大家的距离愈大?此则视乎你自己懂不懂做人,须看你是否悲智双运?

自己生命境界升进了,不沉迷於世俗之消遣娱乐,此本来是值得庆贺的。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运用智慧,以日常之消遣娱乐作为教化救度之工具,由此达成与丈夫沟通之渠道,体会他的所思所想,然后以佛法的智慧来转化他,令他提升境界,乃至接引他,鼓励他一同到道场听闻熏习正法。这样才是正路。

你的问题在於自己生命境界上进了,反过来完全排斥世俗之现实,此则是缺乏了彻入现实世界的智慧。唯识宗建立「十八种现观智」(见《显扬圣教论》卷十七),便是教导众生需要有容纳世俗人的胸襟,以便接引和提升未上进的众生。希望表中之各种生活智能对你有所启发。

唯识宗之十八种现观智

(面对现实生活而显现出来之生活处世智慧)

分类标准

十八种现观智

一、 由学习至实践之过程而生起的智慧

1.闻所生智

2.思所生智

3.修所生智

4.顺决择分智

二、 入道之循序渐进过程中有不同阶段的智慧

1.见道智

2.修道智

3.究竟智

三、 透彻体证现实与理想相即的智慧

1.不善清净世俗智

2.善清净世俗智

3.胜义智

4.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

5.善清净行有分别智

6.善清净行无分别智

四、 成就事功的智慧

1.成所作前行智

2.成所作智

3.成所作后智

五、 生命境界提升的智慧

1.声闻等智

2.菩萨等智


{返回 陈沛然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生命观:我走我前路――六趣众生
下一篇:烦恼是甚么?烦恼从哪里来?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大只佬》 的因果
 禅学之方法论:当下指点
 佛陀:大雄宝殿中的大英雄
 为《大长今》揭开生死之谜
 金钱是否万恶?
 《无间道》――走上永恒痛苦之路
 禅学之特色
 人为甚么要涅槃?
 我应该怎样听经学佛?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4经 新进者经[栏目:相应部 21.比丘相应]
 春节佛教短信[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为了赶时间,我经常一边提着放生的动物飞奔,一边念仪轨,而袋子都没打开,我很担心它们听不到,怎么办?[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清凉·祝福[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发心出家,尤其是女众应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修行道场及依止师父?[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I 第322经(眼内入处经)[栏目:界定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五十九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受过菩萨戒煮荤食给家人吃算破戒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七佛传法偈(四)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栏目:超然法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二、广六位心所──辨根本烦恼体业[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