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八)等持与所缘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95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八)等持与所缘

  【经中亦言:具清净之所缘】

  何为具清净之所缘?我们初次修学有相定时,将心专注于某个所缘境之上,它就是清净之所缘。虽然这个清净不是最了义的清净,但相对来说,可以依靠它止息一切其他散乱,因此它也是清净所缘。若要讲得更高深一点,清净之所缘就是明空不二。这里所谓的“明”,虽然没有所缘之境和能缘之者,已经从能所二取之中超越,但这并不是说,眼前呈现的一切现象、耳边听闻的一切声音已经不存在了。

  现前有很多汉族弟子非常爱推理,也就是说,无论他自己的禅定境界如何,他都喜欢凭自己现有的禅定来推理很高的境界。例如很多弟子会认为,禅定就是止息一切妄念,因此在修禅定期间,一旦有起心动念,就会一再认为这是过失。那么先请问一下,佛菩萨已达到入定出定无二,他会有各式各样的念头吗?比如早上起来会有想吃早饭的念,出门前有穿这件衣服还是那件衣服的念吗?再比如,当站在亚青寺的时候,他知道当地是亚青寺,这边是山,那边是草地吗?如果知道,是像我们平常所认识般,需要起这样一个念吗?或者今天要去办一件事情,心目中有自己要办这件事情的念吗?如果凭我们平常的推理,认为只有止息一切妄念,永远没有妄念才是佛的境界,佛岂不就是一个植物人吗?因为佛什么都不能想,一想就不是佛。讲解这些是告诫大家,在修学过程中做一些思考,并不是什么过失。记得前两年我在讲解《普贤六界续》时,也讲过什么是智慧,这些道理知道一些也非常重要。

  【一心专注善之所缘,犹如无风之火烛,称为等持,亦为三学中之心(定)学处。】

  根据见解的不同,等持也有高低。但总的来说,只要能做到心不散乱,专注在某一个所缘之上,就叫做清净之正行。比如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心专注于阿弥陀佛的佛号之上,依靠念诵令自己的内心清净下来,就是持名念佛。又如南传佛教小资粮道在修四念住的时候,修学禅定首先以呼吸作为所缘,令心清净。还有些教法依念“嗡啊吽”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等等。虽然方式各有不同,但这些都是初步阶段,目的就是依靠所缘的力量来止息一切妄念,让心清净下来。这就叫做等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七)妄念有无不代表禅定见解的高下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九)清净正行禅定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七)为什么要视师如佛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六)莫轻小恶 莫嫌小善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八)禅定修行必须配同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思维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八)不能轻视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一)调伏内心而成办解脱是佛法唯一的宗旨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六)八无暇之外无暇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六)如理如法依止善知识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三)闻法是行持善法的基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问答 烟供与施食[栏目:海涛法师]
 眼大肚子小[栏目:明奘法师]
 九十五、学佛应如何选择法门?[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十 答智隍 心像虚空而不执着于空见[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量子力学(8)[栏目:量子佛学]
 竞争些什么[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健康人生 素食为先(传喜法师)[栏目:学佛与吃素]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六课 佛教对异端邪说的看法[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精进蠡测谈(顿远)[栏目:精进]
 珍惜福报 认真学修[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