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0
  问: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我们见到每一个众生都应该这样想:这是我宿世的父母,是未来的佛,这是我修行的助缘,成就的根本。因为我们无论修忍辱还是修布施,必须要靠这些众生,若没有这些众生,我怎么修忍辱和布施啊?若是不修忍辱波罗蜜和布施波罗蜜,我怎么成就啊?如是思维时,就会觉得欢喜和感恩。
 
  比如对面有人过来了,应该很有礼貌地问一句:“您来了,还好吗?需不需要帮助啊……”这不是装的,而是用真心说的。因为来的这个人,无论有钱没钱,长得好看不好看,都是宿世的父母,都是未来的佛,都是修行的助缘、成就的根本,因此不应该有分别。心里要想:这都是我宿世的父母,是我成就的助缘。内心很感恩,觉得很难得,心里自然就欢喜了。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才能使布施、持戒等善法成为解脱成佛之因?
下一篇:怎样引导家人入佛门?
 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在网上得到上师的传承,与在上师面前得到灌顶有什么区别?
 清明节、鬼节等节日时,我们可以念哪些咒语或是做些什么事,可以将功德回向..
 释迦牟尼佛一共传了三次*轮,都是哪三次?
 修加行时,一定要按照《开显解脱道》来观吗?
 做早晚课念得快,半个小时就念完了,这样可以吗?
 出家人可以用信财和自己得到的供养来赡养父母吗?
 什么是最究竟的禅定?
 为什么不能轻易谈论众生的过失?
 皈依学处里的“三同分学处”的含义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好意与关心为何会造成困扰?[栏目:惟觉法师]
 一条绒裤(长法)[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善人的定义[栏目:仁焕法师]
 相应2经 不乐经[栏目:相应部 8.婆耆沙相应]
 止行诫劝,总摄善法[栏目:慧光法师]
 “中道”的超越之路———对佛教般若中观超越模式的诠释(唐忠毛)[栏目:佛教思想研究]
 增支部1集323经[栏目:增支部1集]
 智言慧语(佛教与传统文化)[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勇者懦夫一线间[栏目:禅林衲子心]
 97.长庆慧稜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