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引路的智慧眼目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3
引路的智慧眼目
 
  布施等一切法门都是道之支分。“道”是智慧,就是解脱之道,菩提之道,即到达彼岸、成就佛果的方法。之所以称为“道”,这也是以比喻来说明的。“支”是布施等方便法门。布施,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上供下施;持戒,我们经常受戒持戒;精进,持之以恒地闻法、修法;安忍,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去闻法、修法;静虑,即禅定。若要这些方便法门都变成“波罗蜜”,必须要有智慧的摄持。
 
  智慧才是解脱成佛的主道,其他的都是支分,支分不是主道。因为我们要断除我执,就要靠无我和空性智慧,所以智慧为主道,其他布施等一切方便法门都是次要的,属于分支。  
 
  如果没有智慧的眼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这五度都不能成为菩提果的因,无法让我们到达解脱彼岸。《般若摄颂》中讲,如同不能辨认道路的盲人,即使人数众多,仍不可能靠自力趋入王城。若要到达目的地,必须有一个双目俱全的人引路。同样,为什么这些方便法门不是“波罗蜜”?因为只有具智慧的摄持,才可以成为波罗蜜,才可以成为解脱成佛的因。若没有智慧的摄持,即使再精进,做再多也没用。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自己学佛修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世间的福报,还是为了解脱?若是为了解脱,就不能缺少智慧。
  
  我们闻思中观,通过各种逻辑和理论抉择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我们现在也在修加行,这也是为了能生起大圆满之智慧。一切善行都要有智慧的摄持,才能成为真正的解脱之因,成佛之因。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观想不出来?
下一篇:邪见重于邪行
 修本尊要有空性智慧的基础
 2010年观音法会开示之(三)六度之忍辱波罗蜜
 在生活中完成心性的超越和转变
 《大圆满愿文》逐句释文及意解
 勇猛的心
 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
 在逆境中守护誓言
 福德具足方见佛
 四谛的含义及其关联
 明明了了观心,实实在在作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访太虚大师记[栏目:太虚法师]
 中峰明本禅师传 第八章 幻住庵与赵孟頫[栏目:中峰明本禅师传]
 杂阿含经卷第四(一○○)[栏目:杂阿含经]
 一 欲经[栏目:经集 四 义品]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往生论注讲解 第九集[栏目:慈法法师]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六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缘起赞五十八颂[栏目:宗喀巴大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7 一心不乱[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