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64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佛教是一切人类 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 、什么阶级 的人,都可以信仰佛教,学习佛法;但因人们的个与志趣 ,各各不同,佛陀为了要适应这各种不同的个性,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法门;依这法门去实行 ,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

有一种人,听了佛法,相信因果的道理,知道我们的生命是长远的,有前生,也有后世;而我们现在的行为,一定会影响于将来,有它应得的果报的。于是努力在思想行为上,改恶从善,争取现在或来世优裕美满的生活。这种类型的,是实行人天乘法
佛教徒 。

另有一种人,听了佛法,进一步的,明白到优裕美满的生活,并不能持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时时在紧逼着我们;所以对现实的人生,生起厌离心。于是依照佛法去修行 ,去求得个人的解脱,离开了生死的痛苦。这种类型的,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 。


还有一种人,听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都是相依互存的;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但要自求解脱生死,还要救度一切众生。于是发愿自救救人,自利利他,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这种类型的,是实行菩萨乘法的佛教徒。

在这三种类型的佛教徒中,只有实行菩萨乘法的,才是模范的佛教徒 ;因为他能舍己为人,真正的遵照佛陀的指示,发扬佛陀救世的精 神。

三种类型

所知理

所发 心

所求果

人天乘人 

知业报轮回

发胜进心 

求今后之优裕

声闻乘人

知死死痛苦

发厌离心

求轮回之解脱

菩萨乘人

知缘起无我

发菩提心

求众生同成佛

 

问答

1。佛教是什么人的宗教?
2。佛教徒可分成那几类型?
3。人天乘法的佛教徒是怎样的?
4。声闻乘法的佛教徒是怎样的?
5。菩萨乘法的佛教徒是怎样的?
6。三种佛教徒中,那一种才是模范的佛教徒 ?为什么?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四课 修福与修慧
下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二课 修习六度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一课 太子诞生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九课 我国的佛教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五课 太子成道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课 学佛与做人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八课 八正道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二课 佛教的标志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四课 修福与修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庆祝元旦[栏目:太虚法师]
 传印长老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栏目:传印法师]
 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栏目:星云法师]
 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栏目:慧律法师]
 如何进行胎教及产后教育?[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欧阳竟无与“人间佛教”之比较——从佛教与政治、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龚隽)[栏目:人间佛教]
 从《赞弥勒四礼文》看唐玄奘的弥勒净土思想(继平)[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悟道之初 活易乐乎(自序)[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大家谈谈坚持忍耐[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极乐世界”比“兜率净土”容易去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