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如何修智慧?(圣严法师)
 
{返回 般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95

如何修智慧?

依据大小乘经论所介绍的智与慧,有所不同。「智」有世间智与出世间智,世间的知识以及世间的聪明才智,都以「我」为中心,不论是个体的小我或全体的大我,都未脱离我执烦恼,所以名为世间有漏智。唯有超越了自我中心的一切心理或精神的运作称为出世间的无漏智。开悟即是无漏智的功能显现,开悟时对自己断烦恼、除执着,开悟后对众生施法雨,济苦难。自度度人而又自知自觉,无我亦无众生。 

至于「慧」共有三等,称为闻、思、修的三慧。

1.闻慧是依听闻佛法,阅读佛教经论,理解佛法所说的道理和修行的原则。

2.思慧是依所闻的慧解,如法修行,一边仍依经教,一边已从修行过程获得体验。

3.修慧是从思慧更进一步,不依经教,大用现前,然其终亦不会与经教相违。


{返回 般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修慧时应具足六种殊胜和六波罗蜜多
下一篇:闻法者的三个基本观念 闻法之原则
 何谓“四大皆空”(圣辉法师)
 《心经》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宏涛法师)
 般若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生活(释法缘)
 佛教般若学的语言观
 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
 如何照见五蕴皆空(显明法师)
 略述无我义(妙藏)
 六度与生死轮回
 正修慧时应具足六种殊胜和六波罗蜜多
 闻思修三慧与十法行之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知识与我们「了生死」完全无关![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A Tree in the Forest - PART 1[栏目:Ajahn Chah]
 佛学问答(海涛法师)[栏目:疑问解答]
 “当愿众生离苦得乐”很重要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虚空本不动 白云自往来[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开示中引用的巴利文章句 后记[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The Dharma Realm of Hungry Ghosts[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北朝佛教[栏目:佛教史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