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智慧的能量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视问题为乐趣
 
{返回 智慧的能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8

  视问题为乐趣

  实际遇到困境时,很难立即将它视为行善的契机,因此完善的准备是很重要的。预先做好训练,那么当严重的问题来临时,才能轻松的运用所熟悉的菩提道次第禅修或转念法来修持。

  将困难转化成安乐,光是明了困难有益于修善是不够的。必须诚挚的认识自己的问题就是自己修善的必要条件,并且由其中生起持续、稳定的喜乐。

  在困境时,要想着:困难带给自己无尽的利益,它能带来现世及来生的安乐、解脱、及证悟的究竟安乐。因此,困难对自己有无尽的利益。纵然问题可能是非常地严重,使人难于忍受,但它们却是最可喜的。它们其实是人们所拥有的东西中最美好的,因为它们将持续不断的带给自己好处。

  停止厌恶困难并生起喜欢困难的这种思维方式,会让自己的心情快乐起来,也可以使自己不沮丧、不灰心地持续修行。反复如此思维,训练心智,转化自心为喜乐。

  就这样,因为强烈的相信经历困难是可喜的,纵然问题仍然存在,但已不觉得它的存在了。既然它不再扰心,也就容易忍受了。这是克服自身疾病及其他生活上问题的方法。如果你能克服那些会以为干扰自己快乐修法的外在敌人及灵异。那么,纵使他们继续作怪,也已无法扰乱或伤害你的心。

  只要视某事为难题并让它来激怒自己,无异等于自造难题来扰乱自己的心。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就无法转化苦于大乘道了.实际上,若能运用苦于大乘道,则问题将能使自己善业增长,并且变成安乐之因。然而,这必须自己去体验才会明了。

  当然,你无法要求自己在猝然面对大问题时能立刻转化它们为大乘道。因此,应根据自己的能力,训练自己的心先转化小痛苦,然后,当遇上大问题或大灾难,甚至是最恐怖的死亡时,才能将它与善融合,并运用于大乘道。

  简言之,训练自己的心,体察一切问题的美。为使问题合乎自己的意,就必须不再看问题的负面,尽可能去看问题的正面及有利面。生命的境遇是否美好,端赖自己的心如何认知它、诠释它。自己可以选择是否将某一经验视为“美好”或“困难”。这全看自己的心如何去诠释它了。

 


{返回 智慧的能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慧的能量 第三章 乐与苦皆由自心所造 愿力
下一篇:智慧的能量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看问题的有利面
 智慧的能量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智慧的能量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自他相换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出离痛苦
 智慧的能量 第七章 教示要旨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净除恶业
 智慧的能量 序
 智慧的能量 第七章 教示要旨 善心的力量
 智慧的能量 第三章 乐与苦皆由自心所造 愿力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菩提心的益处
 智慧的能量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运用困难生起菩提心并销毁自喜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栏目:净空法师]
 15 不愧为侍者[栏目:石头路滑]
 回归佛陀的本怀——洪修平教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三乘佛法指要 第二篇 正修行 第四章 六波罗蜜多[栏目:卡卢仁波切]
 禅修要义 第二章 发宏誓愿[栏目:达照法师]
 佛理奥义探究[栏目:胡晓光教授]
 道风建设——从加强僧人基础教育做起[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五、摄生 得验[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太虚大师僧教育的宏图与实践[栏目:了法法师]
 以前修六字大明咒,学了解脱道还能继续修六字大明咒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