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教利他思想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9

佛教利他思想 海涛 辑

1.在佛教利他和悲心的教授中,运用了某些表达方式,例如:「忽略自己的幸福,珍爱他人的幸福。」

2.对自己的爱并非来自你对自己有某种极大的亏欠。爱自己的能力是奠基于我们全都想要快乐,想避免受苦的事实。

3.我们可以藉由体认其它有情仁慈带给我们的喜悦、快乐、成功经验,进而培养出珍惜其它有情的态度。

4.透过思惟分析,我们大部份的惨事和痛楚都来自于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也就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只珍爱我们自己的幸福。

5.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喜悦与安全感,都是来自珍惜他人的幸福这种心念与情感。

6.由于真正的悲心是普世且无分别的,培养悲心就必需先培养对一切有情的平等舍。

7.行善时,让它是与其本性相顺的善,而不要执着于认为「你」是善的这种念头。如果你执着于这个念头,就会引起其它更多的执着。

8.可以藉由思惟自他关系体性的变幻无常,一切有情都具有成为敌人或朋友的潜能,进而培养这种平等正念或平等舍。

9.培养舍离心,就会拔除我们对他人的情感中所带的刺,这种刺是基于亲疏远近的肤浅考量。

10.出离心并不是指对世界或生活漠不关心,真正的出离心是慈悲心的地基,我们可以在这之上建立起延伸到一切有情的大悲心。

11.透过思惟与禅修智慧分,并长期精进地持续修行悲心与利他,你将能看到内心真的有改变。

12.修行的第一要件是,你必须爱好真理、精进不放逸,具有依循真理而行的毅力、依教奉行的决心。唯有这样,修行才会进步,否则你将如往常一样做着烦恼与贪爱的奴隶。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聪明过生活
下一篇:念佛渡彼岸
 生活随笔
 佛教利他思想
 趣入大乘之法
 空性与菩提
 修学的基础
 累积福德与智慧的资粮
 认识业力
 菩萨修持法
 如来无上菩提
 修行叮咛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坐中看呼吸专心时若留意坐姿会分心,是不管坐姿,而注意呼吸就好了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学道者的魔障 第二篇 三毒五盖[栏目:学道者的魔障]
 449.无明慧经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目犍连(神通第一) 盂兰盆会的由来[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觉囊巴·多罗那它生平简述[栏目:觉囊]
 五百罗汉 292、藏律行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栏目:杨曾文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六)[栏目:杂阿含经]
 心定智慧开[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这些佛教理论...我们到底对体验的分享更重要,还是对理论的弘扬更重要?[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