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和解
 
{返回 张慈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1

和解

张慈田

  有争论、冲突、纠纷发生时,和解是最佳的解决方式。和解的进行,双方当事人需要平伏情绪,互相让步,要有谅解、商议的空间,而且要有足够的诚意、爱心、耐心与智慧,否则随时都会卡住而谈不下去。一次成功的和解谈判,在过程中需要软化强硬的态度,多为对方着想,需要突破原本设防的观念与利益,需要忍受可能一时无法接受的条件,就像是经历一场修行的历练,经过这翻历练,慈悲与智慧都能增长,未来的路也可以走得更宽广。

  两个人的和解,有时可以私了,谈开就好了,有时则需要双方都同意的调解人,居间穿针引线地化解私怨。有时深层的解怨,能触动内心悲悯之心、悔改之心,而完全改变对待生命的态度。更多人之间的和解,如族群与族群,党派与党派,国家与国家,虽说问题复杂些,还是能找出双方皆能容忍、接受的条件,一次又一次的谈判,可以不断地增加彼此的同情、了解,化解彼此的差异、怨结,而达到和解的目的。

  寻求和解是适用于任何有纠纷的场合。以当前的台湾来说,在野政党提出「大和解」的理念,有意化解政党间的歧异,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这是值得赞赏的。但台湾文化传承中,少有较高层次的和解典范,而在野党内本身沟通也做得不够,以致于「大和解」的理念,引起很多猜疑、不谅解、冷嘲热讽的声音,这些阵痛与震撼,很值得关怀。

  在台湾的人民,大家都是为台湾好,要多尊重各政党的不同主张,不要在言行之间去刺激、丑化对方,否则产生裂痕、伤害后,才来和解,虽能亡羊补牢,前嫌尽弃,但不能知微见着,未免遗憾。《孛经钞》说:「虽知和解善,不如本无诤也。」把「无诤」作为生活态度,可免除冲突、纠纷的因素,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嘉义新雨杂志》第11期)


{返回 张慈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止瞋禅
下一篇:止贪禅
 有爱必有苦
 呼吸禅
 做功德
 走路禅
 当下的法
 修习慈心的利益
 慈经(张慈田译)
 四念处
 清凉法音──访吕胜强居士
 布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应以正确的心态受持戒律[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应酬[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传承[栏目:宁玛]
 佛法与你 第五课 佛法僧三宝(下)[栏目:达摩难陀长老]
 谆谆教诲铭刻在心[栏目:传喜法师]
 相应54经 足迹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评析藏传逻辑论式[栏目:林崇安教授]
 《楞严经》的神秘传奇![栏目:卢志丹居士]
 大悲净水起死回生即将埋葬神奇复活[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问16 怀孕的妇女也可以禅修吗?[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