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和解是历史的正途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6

  星云大师:

  佛教是讲因缘的,一朵花很美丽,美的不只是花的自身,还有绿叶的衬托。人在这世界上也一样是因缘共生的,如同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士农工商供应我们……血统、文化、语言、教育、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充分融合,才铸就成了一个民族,所以我们要唤起海峡两岸的大家对过去中国文化的重新反思,珍惜现在的情谊,共同创造未来,共同争取中国人在世界的光荣。

  长乐先生:

  在佛教和中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二者的包容性。尽管佛教在传播经典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文化冲突甚至*,但最后还是依靠自身的更新能力流传了下来。这是否和它包容了相当大比例的中国文化有关呢?

  星云大师:

  佛教有着和谐的性格,它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和谐共通的内容。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说:“佛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现在看来,佛教更具有包容性、文化性、人间性、生活性、慈悲性。佛教不但能和世界所有宗教和平相处,而且也希望被国家的领导者运用,协助国家建设社会秩序,净化人心。
中国“儒释道”的发展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佛教不但融合了诸子百家,甚至融合了过去的中印思想,把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现在更涵盖了世界所有文化的精髓。因此,当中国文化融入佛教的精神义涵,未来举世文化将无能超越其上。

  长乐先生:

  中国独特的“和”文化在当代世界格局中,显出了特殊的意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就是阴与阳对立统一,浑然一体,是中和适中,是和解和平,是善意包容,是坦诚和秩序。由此,我也尝试着提出华人传媒发展趋势的三个关键词:到达、超越、联合,用以共勉与自勉。

  历经“*”的中国人有过切肤体验:提倡冲突论或斗争哲学,最终受害的将是提倡者自己。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写过:“洋人可以打一架之后回来握握手,中国人打一架可是一百年的仇恨,三代都报不完的仇恨!为什么我们缺少海洋般的包容性?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这般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和解、包容、多元才是历史的正途,才是世界的本质。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刚柔相济,东方与西方的中庸
下一篇:如果胜利意味着打败所有人……
 身临其境,方知别有洞天
 禅者眼中,万物皆美(2)
 附帖1:星云大师的云水日月
 跋:智慧的艺术(1)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和解是历史的正途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1)
 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
 刚柔相济,东方与西方的中庸
 附帖2:星云大师的借鉴与独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栏目:白话佛经]
 烦恼是一切祸根[栏目:仁焕法师]
 浅谈二谛哲理(慈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如何反复的运用「迂回之术」,使修行与人际关系皆能够逐渐成熟[栏目:法藏法师]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二部分 定 第九章 只管做它![栏目:阿姜查禅师]
 为什么学佛 第三章 人生 1.八苦交煎的人生[栏目:能弘法师]
 “天住”探考——《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释界文)[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止息怨愤[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禅修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栏目:圣者言教]
 相应167经 垢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