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10 拾、要留意的事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1
10-3-10 拾、要留意的事
1. 一位培养近行定或安止定以作为培养内观基础的禅修者,当他的定力达到足够的程度时,如果他辨识四界就开始看到称为「极微」的物质粒子,他要进而分析这些极微并且辨识每一极微里的四界,以及依据各自的相、味、作用、现起、足处(近因),来辨识所造色。能够辨识这些东西的智慧称为「色分别智」。这时,他将亲自以正见体证并洞见色法的究竟实相。
 
2. 接着,他要继续辨识不同种类的心以及在每一剎那心中与心识同时生起的每个心所。在每一剎那心中一起生起的心识与心所合称为「心的极微」(名聚)。当他能够依据相、味(作用)、现起、足处(近因),来辨识呈现在每一名聚里的心识与各别心所,那么,这就是「名分别智」。这时,他将亲自以正见体证并洞见名法的究竟实相。
 
3. 因此,如果禅修者还不能以这方式辨识色法和名法,那么,他尚未证得「名色分别智」。
 
4. 进而,如果禅修者也还不能以直接的智慧辨识过去与未来的名法、色法,那么,他是没办法以直接的智慧看到是什么过去的因引生了今世的名法与色法,或者,是什么现在的因将引生什么未来的名法与色法。所以一位不知道过去与未来的名法色法及其因的禅修者,不能说他已证得了「缘摄受智」。
 
5. 如此,如果一位禅修者还没有真正证得这三种智,就有如天空距离地面那么地遥远,他距离证得真正的观智太遥远了,更别提体证圣道、圣果及涅槃了。
 
6. 如果一位禅修者由于还未培养真正的内观而离证悟涅槃甚远,就要认真地注意 《清净道论》里所说的,一位修习任何业处(禅修主题)到达至近行定或相等于近行定的禅修者,可能会堕入「有分识」。
 
7. 这是因为有些堕入有分识的禅修者自称:「我知道无所有」或「对象与注意它们之心二者已灭尽了」。他们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涅槃,但是,事实上他们所修的只是堕入有分识而已。
 
8. 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力辨识有分识及其对象,所以他们说:「我知道无所有」或「对象与注意它们之心二者已灭尽了」。
 
9. 但是,如果他们继续真实地培养缘摄受智,他们将发现这时候还是存在着有分识,有分识的对象就是前世临终心识的对象。换言之,一位适当圆满该观制的禅修者能够往回并直接看到有分识及其对象。只是由于这识太微细及自己缺少真正辨识名法、色法与其因的智慧,所以有的禅修者不能觉察到它。
 
10. 又有一点应指出来,在证悟涅槃的无为状态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道心与果心二者都以涅槃这无为状态作为对象。
 
11. 心识唯一能够暂停的时刻是在「灭尽定」时,而只有拥有四色、四无色禅那八定的阿罗汉与不还果,才能证得灭尽定。所以,有些禅修者所报告的「识已灭尽」或「心已灭尽」是不可能的,也与真正证得涅槃不相符合。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中的禅修 序 11-1 正念动中禅第一日法谈
下一篇: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9 玖、堕入有分识
 自觉手册 6-4 第三、障碍及解决方法
 自觉手册 6-3 第二、走在正道上
 身念住念观法 第二篇 实修 7-2-2 二、实修
 内观禅修手册 5-1 内观禅修手册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7 柒、如何辨识食生色法..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5 伍、心清净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10 拾、要留意的事..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5 伍、如何辨识心生色法..
 自觉手册 6-9 附录四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三篇 7-3-2 二、讨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悲咒句偈 73.娑婆诃 SWO PE HE[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原本供在一尊佛菩萨前的宝物,改供在别的佛菩萨前,是否不如法?或者是不妨碍?[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我受菩萨戒,请问能否给家里不学佛的人做鱼肉?[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答善因问(九则)[栏目:太虚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二十一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对人类未来的忧患之心[栏目:传喜法师]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的忍辱观(高铭)[栏目:忍辱]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9[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为国家与佛教著想应努力实行菩萨行[栏目:太虚法师]
 和乐善生[栏目:如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