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因明的立式和破式
林崇安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4
因明的立式和破式
林崇安
内观杂志44期,2006
 
 
说明:
在辩论过程中有「立式」和「破式」的运用。中观宗的自续派和应成派对立式和破式的使用有不同的看法。《中论》和《入中论》在破除对方的错误见解时,主要采用破式,应成派认为这已足够破敌,但是自续派认为破完后,还要立出立式才算圆满。一般而言,若对方是「利根」,用破式已足,否则必须用立式才能使对方了解我方正确的见解。
 
【立式】
(1)果正因的典型例子为: 烟山,应有火,因为有烟故。
此处,「烟山」是「有法」(前陈),「火」是「所立法」(后陈),「烟山有火」是「宗」(结论),「烟」是果正因(以果作为正确的理由)。若改写成三段论法,则为:
大前提:若有烟,则有火。(若无火,则无烟)
小前提:烟山有烟。   
结  论:烟山有火。
(2)自性正因的典型例子是:
声,应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故。
同样可以改写为三段论法:
大前提:凡是所作性,皆是无常。(凡不是无常,皆不是所作性)
小前提:声是所作性。
结  论:声是无常。
(3)不可得正因(不觅正因)的例子,例如:
于无树之石寨,应无沉香树,因为无树故。
此处,「于无树之石寨」为「有法」,「无沉香树」为「所立法」(后陈),「无树」为不可得正因。此例改成三段论法如下:
大前提:凡是无树,则无沉香树。(凡有沉香树,则有树)
小前提:于无树之石寨无树。
结  论:于无树之石寨无沉香树。
 
【破式】
前述果正因、自性正因及不可得正因的论式,属于「立式」。
(1)若对方主张「烟山,无火」,则问方可提出「破式」如下:
 烟山,应无烟,因为无火故。(因已许) (2)若对方主张「声是常」,则问方可提出破式:
 声,应是非所作性,因为是常故。(因已许)
(3)若对方主张「于无树之石寨,有沉香树」。则问方可提出破式:
 于无树之石寨,应有树,因为有沉香树故。
这些破式的结论,并不是问方的宗,也不是答方所能接受,但若对方坚持「烟山无火」、「声是常」等,就会堕入不得不接受这些结论的窘境。因此,破式便是一种归谬式的辩证方法。将「立式」的后陈与因,前后易位,并加上否定词,就变成「破式」。
 
【立式方式一】单称命题(宗或小前提类型)
〔基本格式〕
攻方:A,应是B吗?
守方:同意。
攻方:A,应不是B吗?
守方:为什么?
攻方:A,应不是B,因为是C故。(立式)
 
*〔例〕
攻方:声音,应是常吗?
守方:同意。(确认守方主张。接着攻方提出反面来问)
攻方:声音,应不是常吗?
守方:为什么?
攻方:声音,应不是常,因为是所作性故。(以下对攻方为证明题)
 
【立式方式二】全称命题(大前提类型)
〔基本格式〕
攻方:凡是B,应遍是B1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B,应不遍是B1,因为B3是B而不是B1故。
 
**〔例〕
攻方:凡是人,都是男人吗?
守方:同意。(确认守方主张。接着攻方提出反面来问)
攻方:凡是人,不都是男人,因为伍则天是人而不是男人故。(立式)
 
〔例〕
攻方:凡是道,都是道谛吗?
守方:同意。(确认守方主张。接着攻方提出反面来问)
攻方:凡是道,不都是道谛,因为资粮道是道而不是道谛故。(立式)
 
【破式方式一】单称命题(宗或小前提类型)
〔基本格式〕
攻方:A,应是B吗?
守方:同意。
攻方:A,应是C,因为是B故。因已许!(破式)
 
*〔例〕
攻方:声音,应是常吗?
守方:同意。(确认守方主张。接着攻方提出破式来问)
攻方:声音,应是非所作性,因为是常故。因已许!(破式)
 
〔例〕
攻方:孔子,应是纽约人吗?
守方:同意。(确认守方主张。接着攻方提出破式来问)
攻方:孔子,应是美国人,因为是纽约人故。因已许!(破式)
 
【破式方式二】全称命题(大前提类型)
〔基本格式〕
攻方:凡是B1,应遍是B吗?
守方:同意。
攻方:B2,应是B1,因为是B故。周遍已许!(破式)
 
**〔例〕
攻方:凡是人,都是男人吗?
守方:同意。(确认守方主张。接着攻方提出破式来问)
攻方:伍则天,应是男人,因为是人故。周遍已许!(破式)
 
〔例〕
攻方:凡是道,都是道谛吗?
守方:同意。(确认守方主张。接着攻方提出破式来问)
攻方:资粮道,应是道谛,因为是道故。周遍已许!(破式)
 
【练题】试比较上述立式和破式不同。另举出立式和破式之例子。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明辩经中破式的基本实习
下一篇:因明辩经的基本证明题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八五)
 国主护法第九章(优婆塞卢荣章译 )
 佛遗教经 解说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四)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八九)
 为自比量(刚晓)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七九)
 净土三经 1 无量寿经
 那先比丘经 6 弥兰王论破野惒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十品 回向 第一百九十七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98 学佛有感发誓愿[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藏传佛教“自空见”之源流考释[栏目:班班多杰教授文集]
 法华经品题略解—安乐行品第十四[栏目:张秉全居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生命力 1994.10.1~1994.10.15[栏目:星云日记]
 禅定中佛教僧侣的脑部扫描研究 Brains of Buddhist monks scanned in..[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念佛的意义(山口益)[栏目:净土宗文集]
 善权~送墨梅与王性之[栏目:禅诗三百首]
 略论佛教本体哲学(胡晓光)[栏目:佛教与哲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