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五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18
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五
 
林崇安,内观教育,2006.02
 
说明:因明立式辩经有「证明题」和「测验题」二类,第二类是机动的问答,在于测验双方的观念是否正确。守方必须抓出似因的错边(选择回答因不成或不遍),若抓错则必前后相违而落败。以下为一「测验题」,由于守方防守的不同而有赢或输。
 
 
〔例〕孙中山先生是中山吗?
 
1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中山,因为是名为中山的人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名为中山的人,因为是姓孙名为中山的人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姓孙名为中山的人,因为与孙中山先生为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与孙中山先生为一,因为依据自身为一的公设故。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姓孙名为中山的人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名为中山的人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中山吗?
 
守方:同意。  (以上为正确)
 
 
2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因为不是中间的山故。
 
守方:不遍。 (此为正答)
 
攻方:应有遍,因为*中间的山是中山的同义词故。
 
守方:因不成。 (此为正答)
 
攻方:*中间的山应是中山的同义词,因为是一般的共识故。
 
守方:不遍。 (此为正答)
 
评解:一般的共识并不认为「中间的山」是中山的同义词,因为中 山一词广含人名、地名、山名等等。守方只要一直守住「中山是不相应行」「孙中山先生是不相应行」,而「中间的山是色法」即成功。以上守方守得成功,攻方未得分。
 
 
于上2起,若问答如下:
 
2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因为不是中间的山故。
 
守方:因不成。 (此为守方错答)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间的山,因为不是山故。
 
    (说明:以下对攻方而言是证明题而已)
 
守方:因不成。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山,因为不是色法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色法,因为是不相应行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不相应行,因为是人故。
 
守方:不遍。
 
攻方:〔凡是人都是不相应行〕应有遍,因为人是不相应行的部分故。
 
守方:不遍。
 
攻方:应有遍,因为依据部分的公设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人都是不相应行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是不相应行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色法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山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间的山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吗?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说明:守方1和2前后相违而失分)
 
 
于上2起,若问答如下:
 
2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因为不是中间的山故。
 
守方:不遍。 (此为正答)
 
攻方:应有遍,因为*中间的山是中山的同义词故。
 
守方:不遍。(此为守方错答)
 
攻方:〔若中间的山是中山的同义词,则凡不是中间的山都不是中山〕应有遍,因为依据同义词的公设故。
 
守方:不遍。
 
(说明:此时,双方唯有摊开同义词的公设来检验:若A是B的同义词,则凡不是A都不是B。今经由检验,攻方合乎公设,守方不合公设),所以:
 
攻方:〔若中间的山是中山的同义词,则凡不是中间的山都不是中山〕应有遍,因为依据同义词的公设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不是中间的山都不是中山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吗?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说明:守方1和2前后相违而失分)
 
 
于上2起,若问答如下:
 
2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因为不是中间的山故。
 
守方:不遍。(此为正答)
 
攻方:〔凡不是中间的山都不是中山〕应有遍,因为*中间的山是中山的部分故。
 
守方:不遍。 (此为正答)
 
攻方:〔若中间的山是中山的部分,则凡不是中间的山都不是中山〕应有遍,因为依据部分的公设故。
 
守方:不遍。
 
(说明:此时,双方唯有摊开部分的公设来检验:若A是B的部分,则凡A都是B,凡不是B都不是A。今经由检验,攻方不合乎公设,守方合公设),所以,守方守得成功,攻方未得分。
 
 
于上2起,若问答如下:
 
2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因为不是中间的山故。
 
守方:不遍。 (此为正答)
 
攻方:〔凡不是中间的山都不是中山〕应有遍,因为*中间的山是中山的部分故。
 
守方:因不成。 (此为守方错答)
 
攻方:*中间的山应是中山的部分,因为中山是人名、地名、山名等等不同种类的集合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中山应是人名、地名、山名等等不同种类的集合,因为依据一般的共识故。
 
守方:不遍。
 
(说明:此时,双方唯有摊开一般的共识:中山应是孙中山先生、中山县、山名等等不同种类的集合。今经由检验,攻方合乎公设,守方不合公设),所以:
 
攻方:中山应是人名、地名、山名等等不同种类的集合,因为依据一般的共识故。
 
守方:同意。
 
攻方:中间的山应是中山的部分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不是中间的山都不是中山吗?
 
守方:同意。
 
攻方:孙中山先生,应不是中山吗?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说明:守方1和2前后相违而失分)
 
 
分析:「中山」一词随着时代的演变,民国以来其内涵已随孙中山先生的名声而扩充成为包括山名、人名、街名等等,因而成为「不相应行」。「中山」一词可归入「不相应行」中的「不和合性」。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六
下一篇: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四
 普门品 Universal Door Chapter-Lotus S..
 因明讲记十四
 中部9经 正见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四七)
 贤愚经白话 大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第四十四
 如实观照
 那先比丘经 第六问 什么叫做慈悲?
 现存的上座部佛教
 中部14经 苦蕴小经
 妙法莲华经 嘱累品第二十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一)念修本尊[栏目:圣者言教]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第八章 认假为真的痛苦世界与返璞归真的空性世界 般若之三[栏目: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栏目:胡维铨居士]
 用无常观引导自己真实修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六说四众过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谈话时把佛观在喉间[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第四章 狼山的狼 - 张状元[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长寿佛[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华严经》入门心得[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九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