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奢摩他) 八圣道 7.正念
 
{返回 约翰·布列特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94
正念
Right Mindfulness
samma sati
[编者] 约翰-布列特
[中译]良稹
 
正精进在八圣道八道支中位于第七,属圣道的定力分部。
 
 
 
定义(四念处)
        “何为正念? 有此情形,一位比丘连续在身内专注身——精勤、警觉、有念——出离对世界的贪与忧。他连续在受内专注受……他连续在心内专注心……比丘连续在心理素质[法]内专注心理素质——精勤、警觉、有念——出离对世界的贪与苦。此谓正念。
        “这是净化众生、克服悲忧、灭除苦痛、得正法门、证解脱的直接之道——四念处。”
 
——DN22(长部)
 
 
--------------------------------------------------------------------------------
 
 
弃绝圣道上的不正素质
        “一个人念住于弃绝妄见、进入、保持正见: 这是他的正念……
        “一个人念住于弃绝妄志、进入、保持正志: 这是他的正念……
        “一个人念住于弃绝妄言、进入、保持正语: 这是他的正念……
        “一个人念住于弃绝妄业、进入、保持正业: 这是他的正念……
        “一个人念住于弃绝妄命、进入、保持正命: 这是他的正念…… ”
 
——MN117(中部)
 
 
--------------------------------------------------------------------------------
 
 
如头顶一碗热油
        “比丘们,假定有一大群人蜂涌而来,说:‘第一美女!第一美女!’ 再假定那位美女歌舞技艺超群,于是更大一群人蜂涌而来,说:‘第一美女在唱歌! 第一美女在跳舞!’接着来了一个好生、怕死,好乐、恶痛之人。人们对他说:‘你这人,看这里,你必须头顶这满碗热油,从那大群人与美女之间穿过。你身后有人举剑跟着,哪怕泼出一滴油,他会当即砍去你的头。’比丘们,你们觉得如何,那人可会不顾那碗油,让自己受外界干扰?”
        “世尊,他不会。”
        “我给你们这个比喻,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意思是这样: 那满碗油,代表浸满全身的念住。你们应当这样训练自己:‘我们要培养浸满全身的念住。我们要发展它、让它驾驭(色身)、将它作为基础,给它一个基地、令它稳定、令它巩固、善加修习。’ 你们应当这样训练自己。”
 
——SN XLVII20(相应部)
 
 
--------------------------------------------------------------------------------
 
 
死随念
        “念住死亡,在培养、深修之后,有大果报、大福德。它投入不死、以不死为终极目标。因此你们应当培养死随念。”
 
——ANVI19 (增支部)
 
 
--------------------------------------------------------------------------------
 
 
念住呼吸
        “出入息念,在培养、深修之后,有大果报、大利益。入出息念,在培养、深修之后,使四念处达到圆满。四念处,在培养、深修之后,使七觉支达到圆满。七觉支,在培养、深修之后,使明察与解脱达到圆满。
        “那么,入出息念,怎样在培养、深修之后,有大果报、大利益?
        “有此情形,一位比丘,去野外、树下、空静处,盘腿而坐,身体端正,在身前确立念住. 他连续在入息时有念住、出息时有念住。
        “[1] 他在长入息时,了解他在作长入息; 长出息时,了解他在作长出息。[2] 短入息时,了解他在作短入息; 短出息时,了解他在作短出息。[3]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辨知全身、出息时辨知全身。[4]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平息体感造作[指呼吸]、出息时平息体感造作。
        “[5]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辨知喜、出息时辨知喜。[6]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辨知乐、出息时辨知乐。[7]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辨知心理造作[感受与辨知,受与想]、出息时辨知心理造作。[8]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平息心理造作、出息时平息心理造作。
        “[9]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感 知心、出息时辨知心。[10]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使心满足、出息时使心满足。[11]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使心稳定、出息时使心稳定。[12]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使心解脱[旧禅支]、出息时使心解脱(旧禅支)。
        “[13]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专注无常、出息时专注无常。[14]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专注无欲、出息时专注无欲。[15]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专注止息、出息时专注止息。[16] 他训练自己,入息时专注出离、出息时专注出离。
 
——MN118(中部118)
 

{返回 约翰·布列特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奢摩他) 八圣道 8.正定
下一篇:【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奢摩他) 八圣道 6.正精进
 【僧】巴利经文中僧伽的定义
 【法】第二篇 戒德 4.布萨日
 【法】次第训练
 【法】第三篇 天界-三十一个生存空间
 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明辨) 八圣道 2.正志..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戒德) 八圣道 5.正命..
 如果没有我......
 【法】第二篇 戒德 2.八戒
 【法】第二篇 戒德 1.五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六讲)[栏目:因果原理]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一讲 在当下一念上用功夫[栏目:净慧法师]
 邪淫最苦,邪淫的代价[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非具相上师之法相(普巴扎西仁波切)[栏目:择师知见]
 杂阿含经选集 二十八、定学[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做人[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归依后要多长时间才可受五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觉悟入门—生命的形成[栏目:达照法师]
 为教育而教育[栏目:宣化上人]
 第九章 云门家风 六、灯灯续焰[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