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法治病的真理 9 佛度众生渡过生死苦海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63

9. 佛度众生渡过生死苦海
在《杂阿含1025经》里记载一则佛度一个未证果的年轻比丘在死前证阿罗汉果的故事:“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年少新学,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少知识,独一客旅,无人供给,住边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笃。时有众多比丘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一比丘,年少新学,乃至疾病困笃,住边聚落,客僧房中,有是病比丘多死无活。善哉世尊!往彼住处,以哀愍故。”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即日晡时(午后),从禅觉至彼住处。彼病比丘遥见世尊,扶床欲起。”

“佛告比丘,息卧勿起。”

“(佛言:)云何比丘,苦患宁可忍不?如前差摩迦修多罗(Sutra)广说。如是三受(苦乐不苦不乐),乃至病苦但增不损(病比丘答病苦有增无减)。”

“佛告病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得无变悔耶?”

“病比丘白佛:实有变悔,世尊!”

“佛告病比丘:汝得无犯戒耶?”

“病比丘白佛言:世尊!实不犯戒。”

“佛告病比丘:汝若不犯戒,何为变悔?”

“病比丘白佛: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于过人法(对于超越凡夫的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终之时,(未)知生何处?故生变悔。”

“佛告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复问比丘:于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云何比丘,若无眼则无眼识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复问比丘:  若无眼识则无眼触耶?若无眼触,则无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故比丘,当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终,后世亦善。”

“尔时世尊,为病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坐起去。”

“时病比丘,世尊去后,寻即命终,临命终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

“(佛言:)诸比丘!彼命过比丘是真宝物,闻我说法,分明解了,于法无畏,得般涅槃。”。

《法句义疏》卷一里记载一位名叫帝须的年青比丘,在病床上听佛开示佛法后,从凡夫直证阿罗汉果的真实故事,他听完后就圆寂了。这帝须可能就是这位病比丘。

为什么这么容易证悟呢?从十二缘起还灭门来看:六入处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行灭故→无明灭→无明灭故→忧悲恼苦生老病死灭。佛引导着病比丘的意念到了识灭的地步,他所做的工作就是放下舍弃识及意念,心中清清楚楚的明白这识及意念不是我或我的。因此他舍弃了那识,再也不会投胎去了。为什么这些圣者能做得到呢﹖因为他们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心中无有疑惑,所以清净的智见一生起就证果了。虽然他已得了重病而死去,凡夫死时身体异常,腐烂,恶臭,脓肿,消瘦,但是这位比丘死时却‘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这是怎么回事呢?凡夫执著身体是我,我的,因此他们受病的折磨,乃至于死。圣者生起正见,放下了对身体的执著,不执著身体是我,我的,因此他们不受病的折磨,业报就报销了,虽然死了,那身体就如在睡著一般,反而‘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因为那只是一个身体,与我无关。在那时候,他的意识明白,眼耳鼻舌身五根坏时,意门就不会运作,意识的基础是在于身体,既然身体无常,不是我,而那依靠无常的身体的意门与意识,当然也不是我,因此心对意识的执著就断了,他就证了阿罗汉果。他有执著他证阿罗汉果吗?当然没有,他要是执著于证阿罗汉果,至多只是证得须陀洹果。因此佛才说:‘彼命过比丘是真宝物,闻我说法,分明解了,于法无畏,得般涅槃。’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治病的真理 10 日日吉祥幸福与安康
下一篇:佛法治病的真理 8 医好自己的身和心
 证悟初果的方法 其它方法
 证悟初果的方法 结语 注
 胜解漏尽者偈
 证悟初果的方法 认识身是四大种的组合
 从五比丘和须跋的例子看阿罗汉的道与果
 没有身心的境界 结语
 证悟初果的方法 思惟出离以破欲贪
 断除淫欲的方法
 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问佛教是如何看待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天文等等?[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二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怕母亲耽误往生,劝不做主持如法吗?[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八)[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栏目:智敏上师]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15[栏目:余金成居士]
 成佛之道 13 大乘不共法 性空唯名系(摘要)[栏目:厚观法师]
 大悲咒句解 54、娑婆诃[栏目:大悲咒句解]
 福德日记1月1日─今年发愿素食[栏目:福德日记]
 印光文钞全集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栏目:印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