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44 请学习如何有智慧地不打扰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19
“Learn to see the fact of change,that there is no self-identity, an agent, apart from the process of change.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认识转变的实情,在这里没有我,或我的,只有这个转变的过程。” - 葛荣居士
(四十四)请学习如何有智慧地不打扰     路
  近期看到一套电视片集,内里提到一句禅偈:「云在青天水在瓶」,意思是浮云在青天中不会与天斗或风斗,只顺其自然地飘浮;瓶中的水也自然地安于瓶内。若然人能安于自然,不与自然搏斗,不打扰自然的发展,便不会有忧悲苦恼,自然会安详与自在。
 
  有趣的是,生活在繁忙的都市中,又如何可以做到天空中的浮云与瓶中的水那么自然呢?若然把双手收起,任由周边的环境随意变化,把自己推到东,推到西,那怕这不是都市中的浮云,而是一个任由摆布、没有思想的木头公仔。
 
不打扰事情的自然发展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若然一队消防员到了火场之后,甚么也不干,任由大火将所有的房屋烧毁后自然熄灭,这算得上是顺其自然吗?当然不是。刚好相反,正正是这队消防员需要尽他们的经验与能力扑灭这场火灾,才是没有打扰(non-interference)这场火在这个情况下的熄灭过程。为甚么?若然这场火发生于某个地区,而这个地区是可以派出一队消防员来救火,这队消防员是有能力在某时段内扑灭这场火,如果这队消防员没有履行他们在这个环境里的任务,使这场火无谓地延长很久才熄灭,那么他们的行为便是打扰了(interfere)这场火在这个情况下熄灭的过程。相反,若这队消防员尽他们的职责履行他们在这个环境下的任务,把这场火扑灭,他们便没有打扰这场火在这个环境与资源下熄灭的过程。
 
  又若然在这场火的现场有一名旁观的路人,在消防员到达之后,不理警方或消防员们的劝告,自告奋勇地冲入火场救火,这位旁观者便是打扰了这场火被救熄的过程,因为他可能不但不可以帮忙提早扑灭这场火,也可成为消防员们的一个额外负担,拖延消防员们把这场火扑灭的过程。因此,旁观路人在这情况下的任务便是只是旁观,不作出任何鲁莽的行为,安于他本身的处境,让消防员们去扑救火,他才是没有打扰这场火被扑熄的过程。
 
  上述这个例子说明,有时候是需要行动(action))才没有打扰事情自然的调节,就像消防员一样需要行动才没有打扰这场火被扑灭的过程。有时候却需不行动(non-action)才没有打扰事情自然的调节,就像旁观的路人一样,只可旁观。那么哪个时候需要行动?哪个时候不行动?首先需要做的是观察(observe)自己身处的环境,了解与认识自己在这环境里饰演的角色是甚么,而这角色又有甚么责任或任务呢。认识与了解清楚情况与自己所饰演的角色与任务之后,便好好履行自己所饰演这个角色的任务。就像上述的例子里的消防员与旁观路人一样,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任务,当各自各履行了自己的本份,这场火的扑灭过程便没有被打扰。
 
不苦恼或懊悔事情的自然发展
 
  同样,在公司工作,不可以任由周边事情自然发生与调节,不去理会,还说这就是叫云在青天水在瓶,顺其自然。正正就是不疏懒,尽自己的经验与能力处理事务,才是没有打扰公务的发展与自然调节。相反,当自己已经尽自己的经验与能力履行任务后,若然这件公务的发展依然是不如意,或被受批评,自己却无需用情绪反应这个不如意的境或别人的批评,无需给予这件事一个减号,无需给予批评的人一个减号,也无需给予自己一个减号,可以安然与安详,因为若然自己已经好好履行自己在这个情况里所担当的角色的任务,已没有打扰这件公事的自然发展,那么这件公事的不如意发展只是它本身在这个别情况下的自然过程,无需为这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无谓地加添哭哭啼啼。
 
  就像救火的消防员一样,当他们尽经验与能力扑灭这场火之后,若然有人批评他们应该可以更早把这场火救熄,或责备他们的装备不够,或应该可以派出更多消防队员,把损失减至更低。这批消防员却无需给予这些批评一个减号,也无需给予他们自己一个减号,因为社会里总会有人有很高的要求与期望,总会有人不明白与不满自然变化与调节的过程。若然消防员们已在这个情况下履行了他们的任务,没有打扰这个情况下火被扑灭的过程,其余的,可以安详地让社会的舆论和管治阶层去因应个别社会的资源与情况自然调节。
 
  祝愿各位都会学习如何可以有智慧地不打扰事情的自然发展与调节。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5 请以自己为歇息的地方
下一篇:43 请培育自力
 21 请聆听外境与内境
 5 请运用现前的人和事来改变你自己
 7 请无需批判只需回应实况
 35 请认识烦恼的本来真面目
 42 请勿活在概念中(六)
 38 请勿活在概念中﹙二﹚
 47 请学习如实观之
 55 请如实认识所付出的努力
 39 请勿活在概念中﹙三﹚
 43 请培育自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四类食物:阴性食物、阳性食物[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你要知道你的资粮方向在哪里?[栏目:净界法师]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百喻经 4 妇诈称死喻 The Wife Plays Dead[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佛法靠缘分和信心得解脱——传喜法师与朝圣信众云南大理座谈开示摘录[栏目:传喜法师]
 汉传佛教之美国“渗透”[栏目:魏德东教授]
 会背楞严咒,死的时候能不能带走?就是说下一辈子还记得住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第一章 正确的见地 第八节 转世再生[栏目: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想占有他人的妻子 愚痴者生死轮回之路漫长[栏目:法句经要义]
 禅修指导 七个培育智慧的方法[栏目:道澄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