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7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白云禅师著述

  妒忌之心旺盛,表示内在潜伏恶念。

  怨恨之心旺盛,表示内在充满自卑。

  学佛行者,应该化妒忌为进取的力源;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之下,潜伏的恶念,必然会被祥和之气化于无形。

  同样,怨恨之心,不仅会伤害道行;而且,有意无意中,总爱转化自卑而成优越,既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甚至,将会失去许多善知识的建言。

  因此,佛陀教人净化身、口、意,为的就是恐随业转,随业造业,永无见道之机;毕竟学佛行者,举凡起心动念,悉皆与道相应,与生死相关,随时照见业我,展现道我。何况,行者基于身、口、意于“有所”之时,必须调整“有为”,方能谓之修行的行者!

  大德们!行于“菩提道”上的最善表现,在于法喜丰硕,虔诚有余,道心不断地增上;有所谓勿以自我勉强他人,但具道德修养而影响他人;必然,接近你的人,都会敬你如佛如菩萨!

  您说是吗?!

  南无沙界天人师。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阴身的认识
下一篇:应无所住心
 忏与谶
 独处随缘
 推销烦恼
 烦恼之说
 清净、庄严、淡泊
 大慈心
 讨债
 谈修行与办道
 谦虚、礼让、共识
 大悲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二、欲与离欲[栏目:印顺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面向阳光 享受生活[栏目:慧语禅心]
 经中说“ 不以居家身受用僧财物”,可我见寺院义工接受当家师给的斋饭或法会后的果品?怎么看待此事?[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平时在走路或没有特别做什么事时,念应在何处?[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附录二 修心「取舍」所缘广略修法[栏目:掌中解脱]
 居士应具的条件(圣严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与人生 「人生佛教」摸象[栏目:竺摩法师]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陈柏达居士著)[栏目:基础佛理]
 殊胜的佛法功德利益[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