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三论宗从本迹两方面辩析佛道二者的不同(理净)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2

三论宗从本迹两方面辩析佛道二者的不同

  今从佛道二教教主人格的品德之尊卑,而论佛道二家之深浅,可从两个方面说明。首先从佛陀与老子的垂迹(示迹)论高下,再从佛陀与老子的本迹论高下。今从垂迹而言,道家认为佛陀叫大觉,老子叫天尊,都是圣人,所说之法都是微妙最高的理论。佛教的“不二之玄门”与老子的“得一之渊府”皆是至高至妙之法,能说不同吗?
  “大觉”是佛之异名,即大人的觉悟。因为凡夫不觉,二乘、菩萨觉行未满,非是大人,唯佛是大智大觉。“天尊”是道教最高贵的称号,为至高无上,道教称老子为元始天尊。“人同上圣,法俱妙极”者,从人的角度看,佛是大智大觉之人,无人能比,老子是元始天尊,至高无上,故皆可以称得上是圣人。如果从法教的角度来看,佛法能普度众生得解脱,“道”称虚无,亦是微妙至极,因此二教应当平等,无有高下之分。假如硬要说二者之间有差别,那就不是杜绝不二之玄门,破坏得一之渊府了吗?“不二玄门”即不二之法门,不二者,独一无二,善无善之实性,恶无恶之实性,空性皆平等故云不二。法门,佛道之轨范云法,众圣由之趣入为门。故云不二法门。又不二者,一实相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大乘义章》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不二。”因此不二法门是对认识事物无差别的境界,非语言文字表达,离言绝虑之妙境,即中道实法。“得一”是道家用语,“一”指先天大道,“得一”即是契得天地唯一的根源的存在之意。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此一就是道。”“渊府”者,渊是深义,府是多义,渊府指深奥博大的理论。僧肇释为“渊”池水深,“府”库财多。“伤”是损害,“杜”是杜绝、堵塞之义。这两句是说,杜绝了不二之法门,伤损了大道深广之义。
  佛教认为释迦是以悉达多太子的身份诞生于王宫,本可继承王位,出家成为三界法王,救济众生;而老子只不过是周朝的一名官吏,其教法只不过是中国九流之一派。这样看来如果非要说佛老的人格与教法平等的话,那岂不是等于小丘和须弥山一样高了吗?萤火烛与日月一样光明遍照了吗?因此说释迦不同于老子,释迦为三界之导师,老子只是人天小圣。
  如果以本迹而言,道家又认为圣人同于凡夫者皆具有外貌五官,与凡夫不同者,圣人有神德智慧,所以老子虽示迹为官吏但实际的本迹,却是至高无上的天尊。因此佛老二者之本迹,应是完全相同。但是若不究本迹,以凡胎而言,只有尊卑之分,若要从本迹说,老子可远不及佛陀了。因为《汉书》中有明文评论,老子是贤人。何晏、王弼等都是钻研老庄名家,他们也说老聃不及圣人。如《前汉书》说:“孔子是上上流是圣,老子是中上流是贤”。佛在《大灌顶经》中云:“阎浮界内,有震旦国,我遣三圣,在中化导”。《破邪论》引《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被称孔子,净光菩萨被称颜回,摩诃迦叶被称老子”。此经虽后人认为是伪经,但老庄为贤非圣是实,由此可说,庄子与佛本迹不同,佛之本迹法身是圆满而周遍法界,随应十方众生,若有求人天果报者,佛说世俗法,若有求解脱者佛说真谛之出世***,证三乘圣人。孔子虽被尊为素王,但他的教法,仅止于仁义道德,只是谈有,老子为柱吏,虽谈虚无,但只谈无。如果不能有无相涉,出空涉有,有无不二,则是执邪见者,不能证得圣位,故儒道二家,只是贤位,非圣人。可见他们的利益只限于世间的福乐了,故本迹也次于佛陀。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宗“于教二谛”(理净)
下一篇:三论宗之中道观(理净)
 三论宗之中道观(理净)
 三论宗的弘传
 中观之学(王路平)
 罗什法师的三论思想略述(理净法师)
 三论宗的理论思想研究(慧永)
 三论宗研究所挂牌成立座谈会上发言稿(理净)
 三论宗破外道四种因果
 从《大乘玄论》看三论宗之佛性主张(李雪涛)
 三论宗关于二智的出处(理净)
 略论三论宗的佛教思想(许抗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栏目:卢志丹居士]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五课 寺院清规[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七册]
 “香”菩萨们的传说[栏目:传统香道]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栏目:包容的智慧]
 觉在当下观自在[栏目:禅林衲子心]
 自觉手册(二)[栏目:正念动中禅]
 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普贤行愿品》释论 第二堂课[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五)依靠前行对治烦恼[栏目:圣者言教]
 03-044远离内心的造作[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