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象限转移的触点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6

象限转移的触点

生命改造工程的目标是在止于至善!欲达此目标,务必步上菩提道!

菩提道与人天善的区别即在「菩提心」。菩提心为觉悟之心,此乃语言文字之义学范畴,就哲学而论则仅止于此。

吾宗义学则在探讨「何为菩提心」? 实不止于文字上的生命觉醒之心而言,祂是由禅观的实践与体验来的,而此深度的生命体验,唯在正授行法中探得,已非大脑思维所能及,菩提心的存在与发起,即在破根本无明之同时,而如何破此无明,以及破相为何?此乃禅师指导之要领,虽属第一阶段的忍可灌顶工作,然行者是否具备正行要件,亦在能否践履此一真实工夫!

此中的关键,端在用、不用大脑!只要意识一起作用,即完全破功,一切努力皆告失败!唯不用大脑而依生命,即根性依于单一尘境之缘,而真如之心──能够完全臣服于根性的引发,而随之起于身口意,并非来自心意识!此乃约理之言。

若约事,则在静心之后,根性的能量释放出来,身与语业在随缘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意志清明,即所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于行者的置心一处中,即所谓的数息中,或佛号中、咒语中,或一切任何的媒介之中。此时已完成「参禅金三角」,此亦即一般禅修所谓的心一境性!

此中,若能「真心直观」,即能观照到根性的作用,此时身、心俱有触功德现象。基本上行者的意识感觉将是非常美好的处境,如满足感、舒服感、轻松感、统称「轻安」。

若心意识觉知轻安而耽于禅味,即魔王得便,行者失败!若行者不察,继续存于此境,即入四禅八定而不自知!且此时会失去对根性的觉照!

此时的观照,因有成有败,只能称为真心直观,属第二阶段的工夫。

行者于此阶段,必须坚持对根性的觉照。若能清醒的保持觉照工夫,则不会昏沉掉举,反而会一直随根性而动!此种觉照并能随根性而动的状态,即是象限转移的触点! 此一触点的成功,即是行者转入非时空的法界境界,唯此时功夫未熟,无法探知法界的全貌,唯在浅尝法界中的法乳而已!是否触及此一触点,即行者在心一境性中,或参禅金三角中,对于根性之觉照是否清晰?──若有停滞或模糊情事,即是识性、妄想起了作用,此种现象多是贪瞋痴慢疑的习气使然! 行者宜切记!!!一经此关,即入流矣! 即入大菩提道矣!!!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工程的精密度
下一篇:正授行法与传法师资
 师父!要怎么样导入萨婆若海?
 正授行法的两个基础
 世界的成就是这样来的
 就按照「数息观」的方法来看呼吸
 境界相应就是心一境性
 观不是想,想是妄想!
 禅 参禅 止观
 知识与我们「了生死」完全无关!
 勤就是生命的原动力,它会推动你精进!
 禅的心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盛噶仁波切心得 人成即佛成[栏目:盛噶仁波切]
 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栏目:慧律法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方便与僧制[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七 第三则 马祖日面佛月面佛[栏目:冯学成居士]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三十二、天疱疮[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二0一二年九月十八日观音佛七解七[栏目:悟演法师]
 The Dancing Peacock [Pride and Modest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