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心识活动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7

心识活动

人的无知,心识之中完全是中空,为概念流所掳获,而任由概念流主宰,

生命已然成为意识形态中的一颗棋子,没有自己,完全活在概念流之中!

其一生中所造的业,在行为上故然要受报,更严重的是──

以概念流故受阿鼻无间业报,才是此种心识活动的可怕! ………

生、住、异、灭是指心识活动的四大分类,大约区分如后:

「生」乃本体心、性、念的部份,为心的本源状态,未有无明之污染。

「住」为一念无明起,遮蔽了心的本元,而以「识」的状态初步呈现的情形;此中本元心常住而不起作用,唯是识在形成大脑运作的无始无明,亦即无始无明的形成过程。此中以识流的运作最为核心,即识(初期为念)念在五蕴中流转,由念流而形成「五蕴识」。

此五蕴识大脑尚不能记忆,故由五蕴识的识流再进一步而形成「八识识」,为大脑记忆的原始单位;严格说来,八识识的流转而形成「概念」才是识流,概念大脑才能运用、剪贴、分析、推理!

「异」则为概念的运用、享受、推理的范围;此中概念分单一概念及综合概念,即净识与染识。「净识」指概念初始形成的状态,大脑可将之用为享受(生命本质)或用为推理(大脑中无明的扩张,即业力的作用)。此净识若介入社会中心价值观的运作,不论大脑是采取正面或负面的社会中心价值观(即顺向或逆向的态度),则已成为染识。

在「染识」的状态中,人类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而逐渐远离生命的本质;没有它,人生之中无法享受生命的存在,唯有大脑的虚幻作用。然而,在染识中的大脑尚有返回识(即净识)的可能!亦即在染识的运作中,福报不足或业力消尽,便有可能对于社会中心价值观加以反思,进而重返生命的故乡!

此一「异」的范畴,在概念中即处于生命状态与大脑状态的临界点,亦即善根运用的分水岭上,概念已是复杂的心识活动,此时识流的流量极大。

「灭」为意识形态的运用,其心识活动为「概念流」而非「识流」;意识形态的活动皆造业识身,为轮回的主体。以概念流纯为染识中的意识中心价值观所操纵,在本质上纯为大脑中虚幻的记忆,以及操纵此记忆的贪瞋痴所煽动,此皆无明的概念流相互影响所致;且以意识中心价值观皆是人为的社会冲突中所产生的流行性社会中心价值观,以此一时的流行意识来操纵人、主宰人,那么人岂不完全被无始无明所控制!

关键不在此人的行为,而在此人的无知,心识之中完全是中空,为概念流所掳获,而任由概念流主宰,生命已然成为意识形态中的一颗棋子,没有自己,完全活在概念流之中!其一生中所造的业,在行为上故然要受报,更严重的是以概念流故受阿鼻无间业报,才是此种心识活动的可怕!!!

今人以第六大文明的兴起,用普及教育及言论自由,将人类文明社会推向意识形态的概念流上,岂不皆令人类文明中人,人人皆堕阿鼻地狱?这怎么会是当期文明兴起的初衷!? 所以返本溯源,吾人宜对此相对性真理的思惟模式,作一番审慎的溯源与回顾,并提出绝对性真理的思惟模式,重新架构人类的思惟,并令其重返概念、善恶念的范围,进而免除变异念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意识形态的概念流对人类的伤害太大、太重故!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德行
下一篇:成就境界有大小浅深(耳根圆通章~1)
 心像墙壁一样,动都不动
 开悟的那个当下
 你怎么看你的心?
 根与识
 净心眼
 静静的航行!
 心的存在是个微细的体验
 自己去感受出来的那个”才是
 身相法相与心相
 经典法本与行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成唯识论讲话(卷九)[栏目:慈航法师]
 憨山大师的一生[栏目:高僧传记]
 06-082修行的叮咛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吉祥经》讲记(2)[栏目:明海法师]
 第五章 看轻得失[栏目:看开]
 各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栏目:太虚法师]
 认识本来的面目[栏目:宣化上人]
 最是美味叶菜汤[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心灵之窗·五、希望清泉[栏目:心灵之窗]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二 劝信愿真切[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