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 力相应
第一 恒河广说(远离依止)
[一] 第一
※ 二
“诸比丘!有五力。以何为五力耶?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诸比丘!此为五力。
三
诸比丘!譬如恒河之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对五力修习、对五力多修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诸比丘!比丘云何对五力修习、对五力多修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修习回向于舍之信力。……修习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五
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五力、多修五力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
[二~一二] 第二 ̄十二
  此品之摄颂曰:
   趣向东者六
   趣向海者六
   二六与十二
   以说恒河品
   依力之恒河广说,可予广说。
第二 不放逸品(远离依止)
[一三 ̄二二] 第一 ̄十
  摄颂曰:
   如来与足迹
   屋顶与根核
   夏生花王月
   日衣等十句
   对不放逸品,依力相应可广说。
第三 力[所作]品(远离依止)
[二三~三四] 第一~十二
  摄颂曰:
   力与种子龙
   树与瓶与芒
   虚空与二云
   船舶与客河
   依力相应可广说。
第四 寻觅品(远离依止)
[三五~四六] 第一~十二
  摄颂曰:
   寻觅与次第
   漏有与三苦
   碍以及垢摇
   受乃至渴爱
   依力相应对寻觅品广说。
第五 瀑流品(远离依止)
[四七~五五] 第一~九
[五六] 第十 上分结
※ 二
“诸比丘!有五上分结。以何为五上分结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丘!此为五上分结。诸比丘!为对此五上分结证知……偏知……偏尽……予断,应修习五力。以何为五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修习回向于舍之信力。……修习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诸比丘!为对此五上分结证知……偏知……偏尽……予断,应修习五力。
   摄颂曰:
   瀑流与轭取
   系以及随眠
   妙欲乃至盖
   蕴与上下分
   对瀑流品,依力相应可广说。
第六 恒河广说(贪欲调伏)
[五七] 第一
※ 二
“诸比丘!有五力。以何为五力耶?……
三
诸比丘!譬如恒河之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比丘对五力多修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诸比丘!比丘云何修习五力、多修五力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为究尽调伏贪欲,为究尽调伏嗔恚,为究尽调伏愚痴,修习信力。……修习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诸比丘!比丘如是修习五力、多修五力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
[五八~六八] 第二 ̄十二
  摄颂曰:
   趣向东者六
   趣向海者六
   二六及十二
   以说恒河品
第七 不放逸品(贪欲调伏)
[六九~七八] 第一~十
  摄颂曰:
   如来与足迹
   屋顶与根核
   夏生花王月
   日衣等十句
   对不放逸品,依力相应之资欲调伏可广说。
第八 力(所作)品(贪欲调伏)
[七九~九0] 第一~十二
摄颂曰:力与种子龙树与瓶与芒广空与二云船舶与客河对力所作品,依力相应之调伏贪欲可广说。
第九 寻觅品(贪欲调伏)
[九一~一00] 第一~十
  摄颂曰:
   寻觅与次第
   漏与有与苦
   碍与垢与摇
   受乃至渴爱
   对寻觅品,依力相应可广说。
第十 瀑流品(贪欲调伏)
[一O一~一O九] 第一~九
[一一O] 第十 上分(结)
※ 二
 “诸比丘!有五上分结。以何为五上分结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丘!此为五上分结。
   诸比丘!为对此五上分结证知……偏知……偏尽……予断,应修习五力。以何为五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为究尽贪欲调伏、为究尽嗔恚调伏、为究尽愚痴调伏,修习信力。……修习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四
 诸比丘!为对此五上分结证知……偏知……偏尽……予断,应修习五力。”摄颂曰:
   瀑流与轭取
   系乃至随眠
   妙欲以及盖
   蕴与上下分
   对第十瀑流品,依力相应可广说。
   第六 力相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