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返回 找回内心的平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36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如果我们一切的修行,无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会入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么都还是生灭的对立法。由于无始以来无明的作用,导致众生对外境,总是存在著能所的观念,产生主客二元的对立。除非是究竟了悟,体证绝待的法界、清净的法身。否则,如果能所仍不能断除,一再的透过无明的妄想分别,经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对立,用生灭的意识心来修行,它仍然会产生妄想执著,六根、六尘、六识虚妄和合,变现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沦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会觉得修行总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个道场。再不然就是念佛没有受用,觉得没有意思,就想:干脆换一个法门来修。

这种种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觉性设定在某种环境与某些条件之下,然后希望去追求、去获得;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众生的无明,就是一直不断地向外执取某些东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别人同情,而不知我们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别、放下爱恨恩怨,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

佛法谈的是不生不灭、反观自照的觉性,清净无染的本心。然而,众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照都是我们的觉性,时时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只要于一切境界能不执著、无所住、无念、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这就完成了佛道。

 


{返回 找回内心的平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下一篇: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往内在寻找自性
 谈助念(二)如何助念
 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
 观照当下一念
 圆满不二
 业力的探讨
 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认识无常
 心灵的超越
 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论禅教一致[栏目:张文良教授]
 花花世界[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索达吉堪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八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一篇 培养自觉 Self-Awaren..[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福祸[栏目:万行法语]
 关于《梁皇宝忏》的开示[栏目:宽见法师]
 宗义宝鬘浅释 第13讲[栏目:宗义宝鬘浅释]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栏目:妙祥法师]
 1736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16-20[栏目:07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