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禅-内外和平 二、佛教所见的内在与外在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4
禅-内外和平
 
   二、佛教所见的内在与外在
  
  (一)佛教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佛教的宇宙观是由人的内在完成的,外在的世界只是反映着过去内心的造作,因为业由心起而万法唯心所现,个人的小世界是自己个人业力所现,外在的世界是大家共同的共业所感。由无明烦恼为因,而有人生宇宙的结果,无始无明的烦恼使人产生心理及生理的行为,再由身心的行为产生后续生活及生命的结果,在获得生活及生命之延续结果的同时,又由于厌苦与求乐的本能而不断地造作新的身心行为,如此由因至果,从果生因,便形成相续不断的生命现象,这就是三世流转。而这个生命现象的起因是内心的无明烦恼,因为个人内心有烦恼而不能平静,造成外在世界也不能平和。
  
  (二)佛教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论
  
  众生与圣人所不同之处在于心的染净,众生的心不清净而有杂染,相反的圣人的心是清净而无染,心有染故众生所见的宇宙也不清净。佛教将世界分为精神的心法与物质的色法,人生与宇宙是由精神的心法与物质的色法组合而成的。在精神与物质二者之中,以精神的心法为要,因为精神的心法是内在生命的动力,而外界的色法是生命的现象,「心」的精神加上「色」的物质,则有人生宇宙的各种现象。我们必须依靠内在的精神才能认识外在的物质世界,如果离开精神,物质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就等于不存在。如果我们希望世界和平,首先每个人的内心必须平和,一般人只是希望世界和平而自己的内心却无法平和,那么这个世界是不可能和平的,有人希望世界和平而瞋恨战争,这个人的内心便是不平和。有两个人在争论,其中一人主张和平是不需要战争的,而另一个人却主张只有战争才能达到和平的目的。正在剧烈的争论时,那位主张战争的人问那位主张和平的人说:「既然你主张和平,那为什么又要与我争论呢?争论就是不和平。」像这样的两种人比比皆是。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内外和平 三、佛教的目的在于内外的和谐
下一篇:禅-内外和平 一、心的内外
 人间净土 自序
 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人身可贵不得自杀
 建立全球伦理 二、化解冲突的智慧
 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禅-内外和平 二、佛教所见的内在与外在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用法鼓山的共识来因应崭新的世纪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趋向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二十一世纪安定身心之道
 禅-内外和平 三、佛教的目的在于内外的和谐
 人间净土「人间净土」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二课 禅宗[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僧】巴利经文中僧伽的定义[栏目:约翰·布列特文集]
 护持净戒——在新戒拜见三师时的讲话[栏目:真禅法师]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栏目:净土宗文集]
 天台宗的中观,指的是双破空、假(有)两边?[栏目:月悟法师]
 大圆满前行 第二章 听法 第三节 3 听法时应持的行为[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的不同点在哪些方面?[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使生命具有意义[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源自内心的新气象[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维摩诘经 佛国品第一[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