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法喜与禅悦 四、体会禅悦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精进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5
法喜与禅悦
 
   四、体会禅悦
  
  这七天,我们都在紧密地锻炼身心。初进禅堂时,因为身体尚未适应禅修的生活,故有许多障碍,感到沉重、疼痛、不舒服。可是,经过打坐的训练以后,肌肉和神经放松了,身体的气脉舒畅了,这就使得身体产生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这种轻松和安定的感觉,能够给我们带来「禅悦」。
  
  这是因为能用「方法」集中注意力,使我们散漫、杂乱的心,渐趋集中,然后统一,或是接近统一。那时自然就会减少情绪的波动和心不由己的无奈感,觉得自己生活在充满自信和活力的心境中,既明朗又稳定;经常知道自己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况当中,也经常会知道凡事尽其在我,不必心存得失人我,不需要忧悲苦恼,这不正是「禅悦」吗?
  
  这七天之中,常教导诸位「把身心松弛」,诸位逐渐可以做到了。既然知道身心能够化紧张为松弛,这就已是初尝「禅悦」的滋味了。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精进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喜与禅悦 五、懂得放松
下一篇:法喜与禅悦 三、认识法喜
 坐禅的功能 培养完美的人格
 坐禅的功能 身心安全的保障
 禅修与信仰
 法喜与禅悦 四、体会禅悦
 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禅的入门方法 三、坐禅的姿势
 禅的入门方法
 禅的入门方法 四、调息和调心
 禅的入门方法 二、运动的方法
 坐禅的功能 可贵的人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和”的文化[栏目:传喜法师]
 普通人布施会有不恭敬的心态与行为,但是菩萨做布施就非常恭敬,为什么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九(贾曾)[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战胜自己[栏目:精进]
 心灵与精神的真实[栏目:雪漠]
 细致理解善法[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有些上师说:“放生可以代替修五十万加行,这种善行功德更大,磕大头只不过是为了锻炼身体。”这种说法对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下)[栏目:江味农居士]
 据说佛教的因果学说,属于众生的法执。这样,因果就成不了义之法。但佛教又说,反对因果是一种邪见,这两种..[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如何可以开天眼,能见鬼神?[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