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三二  车鞭本生谭
                                                              〔菩萨=大臣〕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拘萨罗王之司祭所作之谈话。据传,彼
    乘车往自己领地途中,于狭路行车之时,见一车队,彼云:「汝等之车,向侧方回避,
    向侧方回避。」对方之车未能回避,司祭发怒,以鞭投向最前车之御者,鞭中车轭而
    折返,击中彼自身之额,额顿出瘤。彼还向王申告:「为御者所殴。」王唤御者调查,
    知彼本身之恶。
        某日,比丘等于法堂开始谈论:「诸位法友!王之司祭云彼为御者等所殴,起诉
    而自负。」佛来此处问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语,集于此处?」比丘白佛:「如
    是如是之语。」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即亦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
    事。
105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王之裁判大臣。其后,王之司祭
    乘车往自己领地等等,皆与前述之事相同。然彼向王申诉,王自坐于裁判所中,唤
    御者等,调查此事,王云:「汝等殴予之司祭,额上起瘤。」王命:「汝等全部财产,
    受没收之处分。」
        如此,菩萨向王曰:「大王!王未调查事情,而没收彼等全部财产,然世间有自
    己击中自己而言为他人击打之人。因此,治世之方,不经调查而为裁判,实属不宜。
    善加调查后,再为裁判,是则为宜。」于是唱次之偈:
              一  打与被打        胜者负者
                  大王!率先语者  暂勿置信
              二  贤者听讼        就他方闻
                  闻双方语        随法而行
              三  在家乐诸欲        不可成懒惰
                  出家自制心        王可无忧虑
                  恶行不可成        贤者无怒质
106           四  剎帝利之王        无虑不可行
                  大王!能行思虑者  增大誉名闻
        王闻菩萨之语,为正确之裁判。正确之裁判,罪在婆罗门。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婆罗门是今之婆罗门,贤明
    之大臣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