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四七  帕丹迦利王子本生谭
                                                               (菩萨═大臣)
        序分  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迦留陀夷长老所作之谈话。某日,二
    大弟子解释了某一问题,比丘等对二长老赞美。迦留陀夷长老坐于一同之中,卷唇
    相讥 1曰:「彼等与我等同为一无所知。」长老等见此,起身而去,一座散会。法堂
    中比丘等开始议论:「诸位法友!迦留陀夷非难二大弟子,卷唇相讥。」佛闻之曰:
    「汝等比丘!迦留陀夷卷唇相讥他人之一无所知,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
    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264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王俗事圣事之大臣。王有一王子名
    帕丹迦利,具愚钝之质,懒惰之身。后国王死,大臣等为王举行葬仪,并就王子登
    位事互相商谈,并以此事通知王子。
        菩萨云:「王子愚钝懒惰,先行试验而后登王位。」于是大臣等设法庭,王子坐
    于其侧。主持裁判事件而裁判故作不正,使物主误取,向王子问曰:「我等之裁判是
    否正确?」王子则卷唇相视。菩萨自思:「王子贤明,对我等不正之裁判,王子已知。」
    于是唱第一之偈:
              一  帕丹迦利有智慧          于一切物有胜光
                  是故彼示以卷唇          彼更有所见地耶?
        后彼等又设法庭,就其它事件作正确之裁判,问王子曰:「大王以此为正确之裁
    判耶?亡而王子再又卷唇相视。菩萨知其暗愚,唱第二之偈:
              二  不知义不义        不知利不利
                  除卷唇之外        彼一无所知
        大臣等知王子之愚,即使菩萨继承王位。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帕丹迦利是迦留陀夷,而贤
    明大臣即是我。」
注 1「卷唇」(ottham bhangjati)轻蔑他人时口作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