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7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从对苦的认识,到对苦的解脱,是佛法修学的重点。学佛,正是为了从烦恼、业力汇聚的无边苦海中解脱出来。菩萨度化众生,同样是以认识苦为前提。看到苦难的众生,不忍将其置之度外,因而生起悲悯、救拔之心。
   避苦求乐,是一切众生的本能。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人类的一切努力,无非是为了获得快乐。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抵达这一目标?这也离不开因果规律,一是找到苦的根源,一是掌握获得快乐的方法。如果不明了离苦得乐的因果,付出的努力往往是缘木求鱼,既避不开苦,也得不到乐。
   佛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人类避苦求乐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佛陀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法,从认识病苦、寻找病因、采取治疗方法,直至最终解除病苦。佛法所说的涅槃和寂灭,正是要息灭我们的惑和业。在多数人的感觉中,声闻的灰身灭智,似乎是什么都没了,不免使人担忧。事实上,我们现有的色身,现有的妄想、经验,并不代表生命本质,灭除之后没有任何妨碍。当我们将这些视为生命本质时,才会因此感到恐惧。其实,灭除的只是生命呈现的影像,并非本质。
   学习中士道,关键要了解惑、业、结生相续三种杂染。惑,即烦恼;业,即业力;结生相续,即生死过程。惑、业、苦,亦名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是染污并系缚生命的三种力量,也是十二因缘的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俱舍论》讲得非常详细。其中,《随眠品》专门就烦恼作了阐述,业品对业的相关内容作了分析,世间品则探讨了结生相续的问题。此外,《瑜伽师地论》也论述了烦恼、业及结生相续等相关问题,尤其是如何死亡、如何投胎等细节,介绍得极为详尽。佛法所说的解脱,正是将我们从这些生死系缚中解脱出来。


2007年10月修订版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下一篇: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业的认识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暇满、义大、难得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业力与忏悔
 分别与无分别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目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烈士池[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解脱的技能 为什么要禅修?[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栏目:傅味琴居士]
 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整理委员会预备处)结束通告[栏目:太虚法师]
 法音宣流 序[栏目:法音宣流·嘎玛仁波切]
 弃婴多是富贵命[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听说供灯可以使视力好,为什么上师还戴眼镜?[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对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人认为偏空,有人认为已见性,师父认为如何..[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二谛双运才是成佛的因[栏目:达真堪布]
 命自我立[栏目:慧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