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2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wǔ)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suí),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句话意蕴深刻,这就告诉我们想做到最好,要向什么样的人学习?要跟最好的人学习,要跟最有威望的人学习。

【太上,不知有之】太上,是指掌握大道的圣人。他们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可使天下的老百姓安乐、富饶,民风淳(chún)朴。但是百姓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上边还有首领。因为圣人是遵循自然大道规律行事,让百姓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也是讲的凡圣融为一体了,人们自然感觉不到还有一个圣人在领导了。

从自性来讲,我们心中的大灵就为圣人,我们的心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时候,大灵遵循宇宙大道自然的法则行事,大灵也是行不言之教的,处无为之事。我们的六根六识四大合和并没有感觉到它存在,凡圣融为一体了,心佛众生融为一体了。

在日常生活中,它也是在不知不觉中教化我们。比如说虽然没开悟但很多灵感都是大王下达的指令,那个事情不能去干呀,干了就有错就会有危险,我们的灵感就会出来,这也是我们大王在行不言之教。

【其次,亲之誉之;】比太上逊色一点的人,是贴近大道但还没有证实大道的人,人们愿意亲近他赞美他。虽然不能无为而治,但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生活的更好,使人们安乐,使人们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比如菩萨。

【其次畏之;】再次一等的人,是被后天意识所主宰离大道的人,自高自傲,刚愎自用,不顾人们的感受武断行事。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感到害怕,让人们感到他们的存在是负担。

【其次侮之。】最差的人,就是远离大道作恶的人,人们轻视他侮辱他。这种人残暴专横,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给人们带来痛苦,使人们仿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四句也是在表明心性分四个档次,开悟的程度层次不一样。比如很多人心开的非常好,能达到八地菩萨,就像太上似的;七地往下五地往上可以称为其次;五地再往下到二地,再其次;最差的叫侮之。你每前进一步就接近于道,每退后一步就背道而驰。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当自己信念不足时,心量无法打开,也就无法求证到自然大道的规律,因为大道的法则不在表面。求证不到,即使大道存在,也不相信大道的存在。“有”在这里是存在的意思。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sùi),百姓皆谓:“我自然”。】这个悠是指宇宙的音流,当自身的音流和宇宙的音流合二为一的时候,所说的话是智慧之言,是符合大道自然法则的。按大道做事,自然心想事成,自己的自性百姓也自然而然的和大道融为一体,遵循大道的法则。

在修行中,当出现境界的时候,你不思善不思恶去如是的观,这个时候观到的东西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而不是随着境界浮动。

从第十五到第二十章都是讲的我们人道上的事情,从人道上一步步走好,次第而成。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焉
下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金刚经讲解 第七讲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四章 无象之象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药师法之修持功用法语开示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金刚经》释义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2009年2月19日答弟子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末法时代护戒功德极大[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菩萨品第四 第十七章 维摩诘对弥勒说菩提[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幸福禅修行诀窍之四:上师相应[栏目:幸福禅]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六、无言说教[栏目:慈航法师]
 《密勒日巴尊者道歌》白话文--缘起之要义[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念佛四十八法 39) 持而不持持名 Reciting but not Reciting[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相应1经 眼经[栏目:相应部 18.罗睺罗相应]
 有人说金刚瑜伽母法对末法众生加持力特别大,选择修此本尊可以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心愿相应,阿弥陀佛必来接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加持海沙 坚固堤防[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